7岁后患哮喘率显增主要与过敏因素有关
据有关统计显示,我国儿童哮喘的发病率从1990年的0。91%上升到2000年的1。5%,增加了1。7%;其中各年龄组发病均有上升,但7-14岁的孩子发生哮喘的患病率有显著增加。
研究表明,婴幼儿时期的哮喘主要与感染有关,而持续到儿童期的哮喘或儿童期发生的哮喘则与过敏因素密切相关。所以7岁以后哮喘患病率上升,主要是过敏性哮喘上升。
过敏性疾病是反复接触过敏原后,产生主要由IgE(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变态反应性炎症疾病,与个人的特应性体质、遗传、环境因素等有关。通常,一个个体可以多种器官发病,各器官的疾病有一发展顺序,是由具有特应性体质的人接触外界环境中的过敏原的先后顺序所决定的。
发病原因
过敏性哮喘的发病原因就是吸入过敏原。
吸入物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两种。
前者如尘螨、花粉、真菌、动物毛屑等。
非特异性吸入物如硫酸、二氧化硫、氯氨等。
职业性哮喘的特异性吸入物如甲苯二异氰酸酯、邻苯二甲酸酐、乙二胺、青霉素、蛋白酶、淀粉酶、蚕丝、动物皮屑或排泄物等,此外,非特异性的尚有甲醛、甲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