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支气管扩张?
简称支扩,是常见的慢性支气管化脓性疾病,多起病于急、慢性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阻塞,反复发生支气管炎症,导致支气管壁肌肉和弹力支撑组织破坏所致的一支或多支支气管不可逆扩张,形成管腔扩张和变形。
患了支气管扩张身体会有哪些变化呢?
大多数老年支气管扩张患者具有典型的咳嗽、咳脓痰症状,一般多为阵发性,常与体位改变有关。每日早上起床和晚上睡觉时咳嗽咳痰较多。急性感染时,痰液呈黄绿色且痰量明显增加,每日可达数百毫升,其痰液静置后可见分层现象,上层为泡沫,中为浑浊黏液,下层为坏死组织沉淀物。伴厌氧菌感染时痰液有臭味。
2、反复咯血
50%-70%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咯血量差异较大,可分为痰中带血、小量咯血甚至大量咯血。部分患者以咯血为唯一症状,临床上称为“干性支气管扩张症”。
3、反复肺部感染
肺部感染的特点为同一肺段反复发生肺炎并迁延不愈。当支气管引流不畅、痰液堆积、炎症扩散到病变周围的肺组织时,患者可表现为发热、胸闷等症状。
4、全身症状
炎症扩散到病变周围的肺组织,出现高热、乏力、食欲缺乏、盗汗、消瘦、贫血等症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追求健康的脚步也越来越迫切,支气管扩张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其治疗原则是消除病原,促进痰液排出,控制感染等内科保守治疗,必要时行外科手术。
1.密切观察痰量、气味、颜色和分层,及时采取痰标本送化验。
2.积极抗感染,保持呼吸道通畅:①根据病情及痰液的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选用敏感的抗菌素。可全身用药和局部用药。病人咳嗽、痰多且粘稠时可用抗生素及糜蛋白酶进超声雾化吸入治疗,以达到消痰、湿化呼吸道、稀释痰液的目的。②保持呼吸通畅,排除气管内分泌物,减少痰液在气道及肺支气管内的积聚,除去细菌生长繁殖的场所,是控制感染的主要环节。
3.支气管引流的护理:首先应给予祛痰剂,使痰液变稀薄容易咳出,以减轻支气管感染和全身毒性反应。指导病人根据病变的部位使患侧向上,开口向下,作深呼吸、咳嗽,并辅助拍背,使分泌物在气管内振荡,借助重力作用排出体外,必要时还可以进行雾化吸入,效果更好。
6.咯血的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小量咯血时嘱患者安静休息,作好精神护理,解除紧张心理状态,可以加用小量镇静剂。②大咯血的抢救护理。大量咯血时要安慰病人,保持镇静,配合医护人员积极治疗,防止窒息。首先要准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如吸引器、粗吸痰管、氧气、气管切开治疗包、止血剂等等。采取患侧卧位头,头偏向一侧,尽量把血咯出,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可用吸痰管吸引。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垂体后叶素静脉滴入,可使全身小动脉收缩,回心血流减少,肺循环减少,制止肺的出血。静脉输入垂体后叶素应调好输入速度,观察血压的变化,速度过快易发生恶心、呕吐、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因此高血压、冠心病患者禁用。如果大咯血骤然停止,病人面色发青,神志呆板,应考虑有窒息的可能,必须立即将患者置于头低脚高位,拍背、用粗吸引管吸出气管内血块,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吸引,解除梗阻。同时给予输血、补液等抗休克治疗。
7.外科手术治疗:如果患者反复发生大咯血,病变又局限,内科治疗不能解除症状,全身情况和心肺功能较好,行肺叶切除等手术治疗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术后应按胸外科术后护理要求作。
支气管扩张吐血怎么护理
1.当出现咳血时,若出血量少可以卧床休息,尽量少活动。当出血量大时,患者家属应及时将患者口中的血块及血液抠出,以免发生窒息,并使患者保持头低脚高位,以促进血液的流出,并及时送往最近的医院进行抢救。
2.患者居住的地方也应保持空气流通,并维持适宜的温度、湿度,以避免痰液滞留。当房间内有异味时,应使用除臭、防臭剂。对于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当病情稳定下来时,可以采取一些防护措施,比如不抽烟,不到空气污染的公共场所,不接触有呼吸道感染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