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北省疾控中心慢病所副所长孙纪新介绍,在该省死因调查中,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一直居于前位,属于癌症高发省份。而在众多癌症中,食管癌、肺癌、胃癌分列癌症发病的前三位。
“食管癌主要高发在河北的南部,如邯郸的磁县、涉县,这与当地居民饮食习惯——爱吃腌菜、汤饭有很大关系。”河北医大四院肿瘤内科专家杨瑞合教授介绍说。据了解,磁县癌症的死亡率为197.6/10万、涉县为189.8/10万,远远高于全国肿瘤平均死亡率。
杨教授说,最近几年我省的肺癌、胃癌发病数量持续增加,尤其是在城市中,肺癌发病数逐年升高,这和空气污染,吸烟都脱不开关系。
八成多确诊者为晚期
“在确诊的患者中,至少有八成的患者到医院一检查,就是癌症的晚期,这和人们没有预防理念有很大关系。”杨瑞合说。
杨瑞合提醒说,要在早期发现癌症,就需要人们坚持普通查体,每年至少1~2次。“如果家族中有人得过癌症,比如三代内都有乳腺癌发病史,那么就需要加强对乳腺疾病的检查。”杨瑞合建议说,普通人每年坚持做胸透、B超等普通查体,或者增加肿瘤标志物检查,就可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
年轻患者死亡快于老年患者多因心理压力
在发现的癌症晚期患者中,年轻人的死亡速度要远远快于老年人。杨瑞合说,调查发现,80岁以上老人患癌症后女性平均可再生存9年,男性平均可再存活7年,而年轻人存活时间要少得多。“这主要是因为年轻人得知患癌症后心理压力大,而且由于年轻人新陈代谢快,癌症的恶性度发展快。”
“年轻人患癌后,心理压力增大会影响到神经系统,而神经系统的变化直接导致内分泌出现问题,所以就会加快癌症的发展。”杨瑞合说,目前国家已经将癌症归为慢性病,这就说明癌症是可治、可控的,癌症只要通过规范化治疗也能和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一样,延长患者生命,患者完全没有必要谈癌色变。
12年食管癌发病率下降三成多
磁县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医院提供的流行病学统计数据显示,当地食管癌发病率较10多年前下降了三成多。目前,这些肿瘤登记数据已先后两次被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收录。
近40年来,通过完整详实的流行病学资料及人群监测数据,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年食管癌、胃癌、贲门癌的发病与死亡人数以及上消化道肿瘤的区域分布等。
统计结果显示,1974年-2002年,男性食管癌平均发病率为每10万人群140.13例,女性95.66例;2009年-2013年,男性食管癌每10万人群近90例,女性50余例。由此可以看出,目前食管癌发病率比2002年以前下降了35%左右。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磁县恶性肿瘤死亡登记数据中,食管癌始终名列“杀手榜”首位,其余3种疾病依次是胃癌、肺癌,肝癌。
另外,食管癌过去主要集中于西部山区,但随着山区饮水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东部平原随着空气、水质污染的增多,如今肿瘤区域分布已不太明显。
与亚硝胺、霉菌、遗传等有关
对于食管癌形成的原因,受医学科技水平影响,目前尚未完全明确。磁县肿瘤防治研究所曾对确诊的大量食管癌患者进行了家族史的专题调查,并详细咨询了患者的生活习惯、个人嗜好、消化道病史等情况。
国家、省、市有关专家在分析、研究了磁县提供的相关数据后认为,磁县食管癌高发与饮水中“三氮”、亚硝胺含量偏高、粮食霉菌、遗传等因素有一定关系。例如西部山区陶泉、白土、贾壁等地,由于地下水位较深,打井困难,群众以前只能修建“旱井”饮用雨水或雪水。而经过监测,旱井水中硝酸盐氮、亚硝酸盐氮、氨氮、亚硝胺含量高于其它地区。
针对上述病因,磁县在上世纪70年代就制订了“改水、治厕,晒粮”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防癌措施。同时,在国家、省卫生部门的大力帮助与指导下,成立癌症普查中心,长期对全县高危人群免费进行食管癌早诊早治普查。
加上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饮食营养得到改善,被人们称为“第一杀手”的食管癌除发病率有所降低,死亡率也大幅下降。
低脂低盐饮食可防癌
目前,降低肿瘤发病率的唯一办法是病因预防。有40%以上的癌症可以通过健康饮食、适度运动、控制体重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加以避免。
杨瑞合介绍说,平时饮食要注意少油、少盐,每天至少吃5份不少于400克的不同种类的蔬菜和水果。多吃未作精加工的谷类和豆类食物,少吃高能量食物特别是高糖份、低纤维、高脂肪的加工食物。少吃过咸食物和腌渍食物,每日食盐摄入量不高于6克。每天应运动半小时,每周运动3次可有效预防某些癌症的发生。另外应戒烟限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