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食管癌都不如我,为啥要去学别人?

  国际交流是国内外医学界的一个关键词,也是促进我国医疗技术发展的必要条件。
 
  全世界近一半的食管癌病例在中国,我们的外科技术、术后死亡率、生存率远远优于国外。那么,食管癌对外交流,我们要学人家什么?
 
  听到这个问题,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食管癌单病种首席专家戎铁华教授笑了笑。然后,他分享了一个故事,关于“后悔”。
 
  “我该早点出去看看”
 
  上世纪80年代初期,戎铁华回绝了好几个出国学习的机会。当时,中国食管癌手术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已经超越国外多数国家。尤其是他所在的广东省癌症研究所,更是名列前茅。
 
  “国外技术都不如我,为什么要去?”
 
  最终,戎铁华应医院要求,出国了。他发现,在国外,病人到医院后,医生自然而然地形成一个“全局观”:基础的心肝脾肺肾检查,都要完成,以评估患者状态→多学科讨论,该不该做手术、怎么做,放化疗如何配合→治疗后,生活会否有影响,如何康复……
 
  “我看到了整体治疗理念,看到了多学科协作,看到了以人为本的治疗思路。为此,我后悔了好多年,为什么不早点来!”戎铁华说。
 
  学科发展,如何从国外取经?
 
  “戎老师的话到现在还适用。我总结为两点:第一,中国医疗专业的匮乏。第二,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医学教育系统。”中国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胸外一科陈克能教授说。
 
  陈克能认为,目前中国医院主要有“两类”职业:医生、护士。而在国外,即使是医生和护士,也有不同的专业分工。
 
  比如医生助理,类似“手术技术人员”。他知道怎么做手术,也可以上台操作,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么做、也不负责诊断。就护士来说,除了病房、门诊、手术室外,还有专科护士,专长拔管、拆线、护理伤口等。
 
  食管癌术后,康复是个大头。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喉返神经麻痹,需要语言治疗师、发音师、营养师、吞咽恢复师上阵。他们各司其职,推进患者康复。在中国,不少医生只管手术,康复、营养等都由患者家庭“自行解决”。
 
  陈克能认为,专业匮乏的根本原因,就是教育系统的差别。“美国教育体系是通识教育,在基础阶段,理科、文科、人文,样样都要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悟性高、思考全面。中国到了中学,就要分文理。这导致我们的医学生普遍缺人文科学教育。”
 
  再说到专业层面,戎铁华和陈克能都认为,食管癌应完成“肿瘤的医学通识教育”。食管癌外科医生要会看心、肝、脾、肺、肾,出血、创伤、麻醉、中毒、冻伤都要学。“会做基础研究,会看基因,融合多学科治疗理念,有协作精神。”戎铁华总结。
 
  陈克能有些遗憾,“很多外科医生把技术短板挂在嘴上,觉得不会做腔镜,就是不行。他们没有追问:病人有适应症吗?都不会吞咽了,还有腔镜手术的必要吗?单一的外科个人英雄主义要不得。”
 
  外国人看重中国啥?
 
  如今,国际交流机会多了,渠道广了。在医疗舞台上,外国人最想看中国什么?
 
  “病例!这是国外学者和机构最感兴趣的。”戎铁华指出,一个完整的病例应该从入院开始,详细记录各项检查时间和结果,手术记录,综合处理方案,术后康复等。
 
  在大数据时代,优质病例可以挖掘出很多细节和线索。2015年12月,百度与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合作,利用大数据,探索与中国人密切相关的食管癌早期诊断标志物,为食管癌早期筛查和诊断提供科学依据,并为食管癌药物的研发提供帮助。
 
  “无论是否开展对外交流,整理好病例是国内医生的必修课。”说到此,陈克能略有些遗憾,浮躁让这一代医生不知所措。电子病历改一下男女、姓名,下面的内容就是复制黏贴,甚少关注病例的细节问题。
 
  数据不是一两天编出来的。医生要长期积累,随访病人,把术前、后检查做透。两位专家都相信,这对病人是巨大的福利。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欧美胸外科、食管外科医生,都希望到中国学习技术。相关的涉外培训也在有条不紊地策划组织中。2017年,中国和瑞士将合办世界食管疾病大会。2019年,中国将独立主办。戎铁华有自信,这是一个绝佳的机遇,去展现中国的东西。
 
  记者手记:
 
  11月11日至13日,“第六届成都国际胸部肿瘤论坛”学术会议在成都顺利召开。本次大会由四川省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四川省抗癌协会食管癌专业委员会主办,四川省肿瘤医院胸外科中心承办。
 
  此前,“医学界肿瘤频道”就中国食管癌诊疗的发展情况,采访了戎铁华和陈克能教授。点击“阅读原文”,可查阅相关文章:《食管癌诊疗要听中国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胸外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