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全国先河 福建在全省设立市级医保局和医保基金管理中心

  毫无意外,三明市的医改经验会进一步向福建省推广,这一点从今年8月“医改红人”詹积富到福建省掌管医保办就可以看出端倪。

  10月25日下午,福建省召开医保管理体系组建大会,与之同时到来的,是一纸关系到整个福建省与医疗保障体系相关的文件——《关于设区市医保管理体制问题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强调,福建省将成立医疗保障管理局和和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将与医疗保障相关的所有职能进行整合,这意味着“九龙治水”的局面彻底被打破。

  全国首个医疗保障管理局和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

  《意见》强调,在设区市财政局加挂市医疗保障管理局(下称“医保局”)的牌子,将分散在人社部门的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生育保险的管理职责,卫计部门的新农合管理职责、药品集中采购的管理职责,物价部门的医疗服务价格管理职责,民政部门的医疗救助职责,商务部门的药品配送职责等,进行整合归并,统一划入到新成立的市医保局,实行集中管理。

  福建省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市财政局加挂市医保局牌子,相对独立运作,可以形成真正有职有权、干事管事的机构。

  与此同时,《意见》要求,在福建省设区市在整合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等管理职责的同时,推动相应的医保经办体制“三保合一”,设区市成立市医疗保障基金管理中心,作为设区市政府所属财政核拨事业单位,委托市医保局管理,机构规格为相当副处级,相应核定副处级领导职数1名,在县(市)设立医疗保障基金管理机构,作为设区市医疗保障管理基金管理中心的派出机构。原为市、县两级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局面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核定的人员编制,连人带编划给市医管中心统一管理。市辖区的医保经办机构同步整合。

  用福建省财政厅副厅长、医保办主任詹积富的话说,如果其他省市“三保合一”经办是“小学”阶段的话,福建省的医疗保障管理体制改革意见是高中毕业准备朝着以健康为中心的目标去“高考”了。“福建省的行动,实际上是全国第一个进行医疗保障管理体制的改革,是以健康为中心而进行的医疗保障要素的大整合,从而倒逼和推进医疗机构运行机制的改革,倒闭改变现在医疗机构以赚钱为中心机制的改革。”詹积富在接受健康界采访时说。

  改革中福建省严禁突击提拔干部

  健康界发现,福建省各设区市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共有152个,其中隶属人社部门管理86个,隶属卫计部门管理66个。共有编制数2237个,在编1960人,其中市级416人,县级1544人;劳务派遣502人,其中市级128人,县级374人。

  截至目前,福建省已经实现城乡居民医保政策一体化,解决了政策公平问题,但近半设区市管理体制没有改革,已进行管理体制改革的设区市中,漳州、南平仅整合了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经办机构,尚未将城镇职工的经办机构进行整合;厦门、三明、平潭虽然实现了“三保合一”,但隶属关系也不统一。因此,各设区市应在整合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管理体制的同时,进一步与城镇职工医保进行整合,实现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和新农合管理经办体制“三保合一”。

  人员编制和身份在改革过程中十分敏感,也备受关注。按照以往的惯例,福建省在改革期间各设区市冻结相关人、财、物。原有人员身份保留不变。

  为此,福建省不断强调,改革期间不得借机突击进人、突击提拔干部、突击评定专业技术职称和超职数配备领导干部,人员只减不增,劳务派遣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予以解除。被整合的经办机构管理职能、编制、基金、资产、资金、文书档案、数据资料等,一并划转或移交。其中基金、资产、资金和档案的移交分别按照财政、档案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