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高血压 清晨很关键

  高血压最危险时段

  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血压是不断变化的,清晨血压是指人早晨醒后1小时内,服药前的血压。靳松医生介绍,6时至10时一般是高血压患者睡醒以及睡醒后的活动时段,在这个时段里血压从相对较低在短时间内迅速上升到较高水平,绝大多数人会达到一天内最高,容易导致血管病变。清晨是猝死、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等发病高峰时段,其中缺血性脑中风在清晨时段的发生风险是其他时段的4倍,心血管死亡风险在7时至9时比其他时段增加70%,因此有效控制清晨血压对由高血压造成的心脑血管病的下降很重要。

  清晨血压波动或增高,会使人产生心脏以及造血系统的血凝状态,损害大脑、血管和肾脏等器官。根据对人全天24小时血压监测图显示,6时至10时人的血压逐渐上升,特别是清晨高血压患者逐渐上升的现象非常明显。所以,清晨血压升高也会显著增加突发的心脑血管疾病,不建议高血压患者晨练,特别是剧烈运动。其实在这个时段正常人也会血压升高,但不构成高血压。

  生活方式+坚持吃药

  靳松医生表示,控制清晨血压增高首先要戒烟、限酒、限盐、减肥、坚持锻炼,还有充足的睡眠可以改善清晨血压,重度失眠患者清晨血压往往更高。另外,有效的药物治疗也是必要的。

  如果患者确定清晨血压高的话,可以服用长效、覆盖24小时的药物。这样第二天清晨,药物仍然发挥作用,清晨血压升高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大多数患者符合正常的规律,晚上无需加服药物。因为夜间血压较低,如果加服药物,容易增加缺血性脑中风的风险。个别患者晚上血压若高于清晨血压,晚上则可加服一次药物。

  清晨血压如何测量

  通过监测清晨服药前血压,可以很好地判断降压治疗是否能够真正控制24小时血压。清晨血压监测主要靠患者自己在家量血压、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及医院诊室血压测量。由于24小时动态监测和去医院诊室都受到条件的限制,因此家庭血压监测更为重要。

  那么如何正确地测量清晨血压呢?一要在清晨服药之前测量;二要在起床后1小时内、排空膀胱后测量;三要在早餐前坐位测量。老年高血压患者还需注意,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除了监测坐位清晨血压外,还要注意测量站立时的血压。如果是家庭测量,清晨血压或动态血压大于135/85mmHg时,被称为清晨高血压。

点击查看更多高血压相关疾病内容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