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发作前如何自救

  症状

  多数病人在发病前数日致数周有乏力、胸部不适,活动时心悸、气急、烦躁、心绞痛等前驱症状。其表现为:

  疼痛是最先出现的症状,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多无明显诱因,常发生于安静时,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可达数小时或数天,休息和含用硝酸甘油片多不能缓解。病人常烦躁不安、出汗、恐惧。少数病人无疼痛,一开始即表现为休克或急性心力衰竭。

  全身症状有发热、心动过速(或心律失常)等,体温一般在38度左右,很少超过39度,持续约一周左右。重者有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脉细而快、大汗淋漓、尿量减少、神志迟钝、甚至休克。

  胃肠道症状疼痛剧烈时常伴有频繁的恶心,呕吐和上腹胀痛。

  心悸、心律失常多发生在起病1~2周内,而以开始24小时内最多见,可伴有乏力、头晕、昏厥等症状。

  治疗

  1、急救治疗

  立即休息平卧、镇静,通知急救中心,以最快的速度、最少的时间送至医院。

  2、急诊药物治疗

  硝酸甘油0.3mg或消心痛(二硝酸异山梨醇)5~10mg(即1-2片)舌下含服。

  中药可用苏合香丸、冠心苏合丸,庆余救心丸等。

  预防

  主要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冠心病病人长期口服小剂量的肠溶阿斯匹林每75mg(即3片)每晚1次和或潘生丁50mg(即2片)每日3次对抗血小板的聚集和粘附,可能有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普及有关心肌梗塞的知识,可使病人和家属及早意识到本病从而避免延误就诊。

(实习编辑:钟丹圳)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
阿托伐他汀钙片(立普妥)
高胆固醇血症 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包括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杂合子型)或混合型高脂血症(相当于Fredrickson分类法的IIa和IIb型)患者,如果饮食治疗和其他非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应用本品可治疗其总胆固醇(TC)升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载脂蛋白B(Apo B)升高和甘油三酯(TG)升高。 在纯合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阿托伐他汀可与其他降脂疗法(如LDL血浆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