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预防及时 可减少死亡危险

   新近出现的心绞痛,发作频繁或突然出现前胸剧痛,伴心慌、出汗、恶心呕吐,持续半小时以上不减轻或发生晕厥。

 
  心肌梗死90%以上是由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基础上形成血栓而引起的。心肌梗死是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冠状动脉功能不全)所引起的心肌坏死。
 
  遇有以上情况,应反复作心电图检查,确诊后进行必要的急救,以防出现导致患者死亡的危险。
 
  心肌梗死的预防很重要,控制在发病以前,可减少死亡危险。
 
  1.如果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等疾病,应该控制病情,防止心肌梗死的发生。
 
  2.注意冷暖。过冷过热都会引发心肌梗死,要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隆冬和早春要防寒保暖,三伏天要避免中暑,睡空调房间时,室内外温差不可过大,以防冷热变化给心脏加重负担。
 
 
  3.坚持适度的有氧运动。冠心病患者平时应参加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增强心肺功能,还可以使冠状动脉建立起侧支循环,保证心肌供血。
 
  4.合理饮食。膳食以清淡为宜,吃肉以鸭、鸡、鱼肉为主,可适量吃鸡蛋和豆制品。多吃新鲜蔬菜。尽量不吃肥肉,少吃动物油且忌暴饮暴食
 
  5.不要吸烟喝酒。烟中所含尼古丁可直接伤害心血管,使冠状动脉血管发生痉挛,加重病情引发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酒会刺激心脏,导致病情加重
 
  (实习编辑:黄翠君)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泰嘉)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帅信)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帅信)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1.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2.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3.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4.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
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替格瑞洛片(倍林达)
本品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性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包括接受药物治疗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的患者,降低血栓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