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许多宝宝会对小包被、小抱枕、绒布熊等很有质感的用品"上瘾",这些东西很多时候都已经成为孩子生活中的重要的一部分,有许多都扮演着陪睡的角色。那么,这是一种恋物癖吗?
专家解释说,宝宝不可能得恋物癖,宝宝恋物是有原因的。
宝宝恋物为寻求安全感
简单地说,宝宝恋物就是一种成长过渡期的依恋行为,是宝宝从"完全依恋"转为"完全独立"的过渡期间所产生的行为。宝宝产生依恋行为的时间,绝大多数发生在6个月大至3岁之间,其恋物表现在2岁时最为强烈。为什么宝宝会迷恋这些物品呢?因为它们是宝宝心理安全感的依靠,尤其在白天变成黑夜、宝宝想睡又怕失去知觉时,不安全感就会大大增加,此时某些物品对宝宝来说就非常重要。
那么,都是什么样的物品最容易让宝宝迷恋呢?大部分是柔软的物体,是可以让孩子拥抱、享有绝对操控权的物品,比如他们经常玩的绒布玩具、经常用的杯子、经常盖的小毛毯等。
依恋期因人而异
随着宝宝成长环境的不同,对于物体的依恋程度也出现明显差异,其关键在于宝宝所处的环境以及主要照顾者的忍受、认知能力。
乳房的依恋--约至2岁
宝宝咬乳房的目的不一定是饿,有时只是一种情绪反应,"咬"的动作成为替代语言的工具。到了2岁以后,随着宝宝开始学习语言、能够表达情绪,这种情况将会慢慢戒除。
奶嘴、奶瓶的依恋--可至3~4岁
长时间咬奶嘴、奶瓶,将影响宝宝上下腭的咬合度、牙齿发展以及语言学习。当进入语言能力发展期之后,最好尽快戒除。
玩偶的依恋--可至6~8岁
如果宝宝坚持随身携带玩偶,否则就拒绝出门或上学,甚至为此在学校与同学争吵、阻碍人际关系发展时,请家长及时介入,帮助宝宝改掉这个习惯。
对某些东西偏爱是人之常情,宝宝的恋物可不是恋物癖哦。家长们自己一定要正确认识,正确对待和引导宝宝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