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一群人冲进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教室,殴打两名老师。打人者说“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被打老师郭鑫前一天调解了“少爷”的打架纠纷,还被该班班主任要求向“少爷”道歉。“少爷”这一带有封建等级色彩的称谓出现在校园,其中固然与之家庭生活有关,但这样的生活环境是否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产生不良影响?答案是肯定的。
造成青少年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来自多方面,包括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社会因素,其中家庭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影响最大。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
1、学习困难,厌学、逃学。目前,青少年学生不爱学习的现象已成为教师和家长的一大难题,他们或许是学习动机不足,感到学习没劲,丧失上进的信心;或许是本身的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学不好;或许是注意力不集中,无法抑制无关事物的干扰……
2、考试焦虑、舞弊。学校课业本来负担就繁重,竞争激烈,某些家长的期望过高,使得学生精神压力很大,一到考试就如临大敌。有的学生还会因为过分的焦虑,考试时无法正常发挥,从而导致成绩不良,由此形成恶性循环,从而进一步导致了他们敏感、多虑、缺乏自信、精神过分紧张,越是面对重要的考试,精神越高度紧张,严重者甚至会产生焦虑泛化的现象。
二、人际交往方面
1、与父母的关系问题。由于普遍存在的代沟问题,青少年与父母之间容易发生矛盾冲突。
2、与教师的关系。师生的矛盾冲突经常是由于一些小事情或小矛盾而积累起来的。
3、与同伴的关系。由于这个时期的青少年大都非常在意自己是否被别人喜欢,是否被同伴接受,对同伴的言语表现敏感,容易产生嫉妒或争夺别人关心的的现象。还有部分青少年因为缺乏必要的自信心,不能客观地评价自己,害怕跟同学交往过程中别人对自己持否定的评价而不敢主动与同学交往,并且在交往中容易表现出沮丧、生气、焦虑和抑郁等消极情感反应。也有不少青少年还由于学习繁重,不少学生形成了“家-学校”两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无暇顾及人际交往
三、行为方面
部分青少年存在不良行为,如沉迷于网络、说谎、吸烟、饮酒、早恋、吸毒、盗窃、出走、叛逆、自杀倾向、校园暴力等。
四、情绪方面
一方面,青少年学生情感丰富而强烈,情绪起伏变化较大,容易产生情绪的不稳定和冲动情绪。另一方面,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自我意识不断提高,但也感受到了来自家庭、学校等方面的期望和压力。而这些压力若不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就会由此产生各类情绪问题,如恐惧、焦虑、抑郁、羞怯等。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