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几级心理承受力?

  人在江湖飘,谁能不挨刀。这年头谁都会受点挫折和磨难。面对挫折和磨难,你的心理承受力够吗?

  近日,杭州中国计量学院的一名大二男生因表白被拒从四楼一跃而下,幸运的是该男生虽摔成重伤,并没有生命危险。事件在网络传开后,不少网友感叹,现在的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挫折是因为某种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紧张情绪状态。导致挫折的原因有许多,像学业不顺,工作不如意,或者是爱情失败。在挫折面前,你有几级心理承受力?如果你不知道答案,那就做一个心理承受力测试吧。也许有人会怀疑这个测试的科学性。哪怕你是怀着怀疑的心态去完成这个测试,或者是在测试之后才对这个测试的科学性表示怀疑,这也无妨,测试本就是一问一答的过程,正视自己本来就需要勇气。

  测试指导: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认为自己是个弱者吗?

  2、你是否喜欢冒险和刺激?

  3、你生活在使你感到快乐和温暖的班级里吗?

  4、如果现在就去睡,你但心自己会睡不着?

  5、生病时你依旧乐观吗?

  6、你是否认为家人需要你?

  7、晚睡两个小时会使你第二天明显地精神不振吗?

  8、看完惊险片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一直觉得心有余悸吗9你常常觉得生活很累吗?

  9、你是否有一些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10、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会感到非常沮丧吗?

  11、你认为自己健壮吗?

  12、当你与某个同学闹意见后,你一直无法消除相处时的尴尬吗?

  13、大部分时间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吗?

  14、你有一个关心,爱护你的家吗?

  15、当你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你在课后还会久久地感到烦恼吗?

  16、每到一个新地方,你是否常常会出些问题,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拉肚子,头晕等?

  17、即使在困难时,你还是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吗?

  18、你明显偏食吗?

  19、当你与父母发生不愉快时,你是否曾想离家出走吗?

  20、你是否每周至少进行一次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打球,游戏等?

  21、你觉得自己有些神经衰弱吗?

  22、你认为你的老师喜欢你吗?

  23、心情不愉快时,你的饭量与平时差不多吗?

  24、看到苍蝇,蟑螂等讨厌的东西,你感到害怕吗?

  25、你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任何挫折吗?

  26、你是否常常与同学们交流看法?

  27、你常常因为想心事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吗?

  28、在人多的场合或陌生人面前说话,你是否感到窘迫?

  29、你是否认为你受到的挫折与其他人相比,根本算不了什么?

  评分规则:第2,3,5,6,10,12,14,15,18,21,23,24,26,27,30题答“是”记1分,答“否”记0分。其余各题答“是”记0分,答“否”记1分。各题得分相加,统计总分。

  测试结果检查:

  (1)总分0-9分: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你遇到困难易灰心,常有挫折感。

  (2)10-20:你的心理承受能力一般。你能轻松地承受一些小的压力,但遇到大的打击时,还是容易产生心理危机。

  (3)21-30: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强。你能在各种艰难困苦面前保持旺盛的斗志。

  在面临各种各样的压力时,不妨把它看成是对自身的磨练。事实上,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正是在应付压力的一次次磨练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足够心理承受能力的人,常常是一个经历过种种曲折的勇敢者。

 

相关推荐

学生&上班族 缓解眼疲劳
学生&上班族 缓解眼疲劳
复方门冬维甘滴眼液:用于抗眼疲劳,减轻结膜充血症状。 蒸汽靓眼罩:适用于因学习、工作、上网、长时间熬夜等用眼过度引起的视物模糊、眼睛干涩、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症状及预防眼部疲劳和黑眼圈。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
虾青素视力宝眼贴(一生美)
虾青素视力宝眼贴(一生美)
本品是由水溶性凝胶和无纺布组成,将其敷贴至所需部位,给眼部带来持续清凉的舒适感觉,同时可增加眼部周围皮肤的滋润,缓解眼干、眼胀、眼瞳、红血丝等视力疲劳症状。适用于学生、教师、司机、户外人员、手机族、电脑族、中老年人、戴眼镜和美瞳人群。凝胶中营养成分通过穴位渗透被皮肤吸收,长期使用不产生副作用,独立小包装,一次性使用,干净卫生,携带方便。
盐酸氟西汀胶囊(俞氏)
盐酸氟西汀胶囊(俞氏)
抑郁发作,强迫症,精神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精神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