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憩室病于1894年Cruveilhier首先描述,是指在结肠壁上发生突出肠腔的袋状物,按病因可分为先天性和获得性,根据病理形态可分为真性憩室和假性憩室,临床上主要为获得性假性憩室。
在老年人中常见。憩室除并发炎症、出血及穿孔外可无任何症状,或仅有轻微腹痛、腹泻和便秘交替等一般临床表现。通常在X线钡剂造影或结肠镜检查中发现。
结肠憩室在不同地区部位分布有差异,在国人和亚裔国家多在右半结肠,而在欧美国家多在乙状结肠。欧美各国的统计主要发生于左侧结肠,以乙状结肠及降结肠(左侧结肠型)为最多,右侧结肠型比较少,也可发生于全结肠(全结肠型),而发生于直肠者极为少见。结肠憩室通常发生在40岁以上的人,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有增加的趋势。无并发症的结肠憩室很少有症状,仅少数患者有腹部不适、腹胀和排便习惯改变,偶有剧烈腹痛。当并发憩室炎或出血时则有明显症状和体征。由于结肠憩室80%~85%为亚临床型,多终身无症状。偶因钡灌肠、内镜检查或尸检被发现。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并发症可为首发症状。由于结肠憩室的症状缺乏特异性,临床诊断困难。结肠憩室的症状虽不严重,但并发症常危及患者生命。一般认为,憩室炎和憩室出血为最常见的并发症。
憩室炎:一般认为憩室炎是由于滞留于憩室中的粪便等物刺激黏膜引起,炎症好发于憩室囊顶端,因而易于形成憩室周围炎。可发生肠穿孔或结肠周围脓肿或因肠壁炎性水肿而发生肠梗阻的可能。偶而脓肿可向相连肠腔或邻近器官破溃形成瘘,如结肠膀胱瘘、结肠阴道瘘、结肠小肠瘘或结肠皮肤瘘等。
憩室出血:约10%~30%的患者可并发出血,而结肠憩室出血2/3来自右半结肠。病人可有下腹部不适,接着排出酱紫色大便。研究表明结肠血管畸形是老年人下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而这种血管畸形亦常见于有憩室的患者,提示一些结肠憩室出血患者也可能由于血管畸形所致。
诊断:结肠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是最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可以显示憩室的大小、形态、数目及分布等。结肠镜检查结肠憩室,比X线钡剂造影检查有更大价值。
治疗:无症状的结肠憩室常无需治疗。并发炎症及出血时则应积极治疗。内科治疗主要是针对并发症,缓解症状并防止憩室并发症进一步发展。治则以消炎、止血和对症治疗为主。手术治疗一般在发生严重并发症或经内科治疗无效时采用。
指征有:并发肠穿孔、出血不止、腹腔脓肿形成、抗炎治疗无效,持续高位肠梗阻及结肠膀胱瘘或其他内瘘形成,久治不愈。此患者以结肠膀胱瘘为首发症状,比较少见。
(实习编辑:王昌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