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草中国》电视片中,人们可以看到:傣医赵应红费尽辛苦寻找上百年树龄的野生龙血树,采集含脂木块;八十岁的康朗香则根据刻写在贝多罗树叶上的古法,用心熬制血竭。
在一些治疗骨伤及风湿痹病的中医处方中,血竭往往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如跌打丸,虽名“跌打”,但治疗的是“痹病瘀血痹阻证”,用药有三七、血竭、乳香等。
又如《理伤续断秘方》的大活血丹,用了血竭、天南星、乳香等,主治扑损伤折,骨碎筋伤,疼痛浮肿,腹有瘀血,灌注四肢,烦满不安,痈疽发背,诸般风疾,左瘫右痪,手足顽麻,以及妇人血气诸疾,产后败血不行,流入四肢,头面浮肿,血气疼痛,百节酸疼。可以说是伤科、妇科,以及风湿痹病的良方。
血竭用于风湿痹病,既可活血祛瘀,又治痰湿痹证。
《奇效良方》中载有大神效活络丹,血竭与乳香、没药等配伍,一并用于治疗风湿诸痹、筋骨疼痛、腰臂疼痛、筋脉拘挛。该方还用于中风的防治:“年四十以上,每服一丸,至老不生风疾,大有神效。”
用于治疗风湿痹痛的狗皮膏药早已深入大众,原配方出自明代的《疡科选粹》,北京、天津、内蒙古、辽宁、江苏等地多有生产,其中就用到了血竭。
此外,血竭还出现在豹骨丸、透骨镇风丸、消栓再造丸、追风膏、冠心通脉灵、蕲蛇药酒等治疗风湿痹病的配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