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是门武术,武就是动,术就是技术,因此,学习一门武术需掌握学习技巧,习太极推手也是如此。
第一步先练化劲
在初学推手时先练“四正”推手的拥捋挤按。练拳推手无论何时都不能丢了劲,例如,推手时如无棚劲,搭手就会被对方压瘪。棚劲是向前向上的斜线动作;捋劲是向自身左后右后再向上的牵引斜带动作。
挤劲是一种向前向下或横斜的压迫劲;按劲是一种向下向自身左后右后沉带的劲。在推手应用时,对方用掤劲向前向上拥来时,我就向自身后方或后上方用捋劲引带对方使其失去重心,来破解对方的掤劲。
习太极推手重要的不是如何发劲,而是先想办法化劲,将对方的力变成自己的力,以被动变主动。
如对方不想被我捋出,就用向前向下的压迫劲加到我身上或手臂上把我挤出去,也就是对方用挤劲破解了我的捋劲。当对方用挤劲挤我时,我又用按劲来化解对方的挤劲。这就是吴式太极推手一攻一守一进一化的掤捋挤按四正推手。
从以上四手来看没有一个顶劲,而是练的化劲。劲方来劲后,顺着对方主力前攻的方向用斜线动作化解对方的来劲,练到快进快化慢进慢化,无论快慢即劲力大小都能化开了,化劲的功夫就基本成功了。
第二步练内劲
内劲是混厚的、沉淀淀的、软绵绵的、威力极大的意气力凝聚到一起的综合体。在推手时,对方感到既沉又软的无形力量压在接触点上,被欲进不能欲退困难的劲控制着。
内劲的形成与气沉丹田紧密关联,练好内劲能修炼内功,在体内形成气流,打通身体各处经络。
这就是内劲或叫太极劲。《拳论》说两肩松开两肘沉下,两肢前节有力。实际是肩井穴松气到肘,曲池穴松气到手,劳宫穴松气到对方的脚后跟,使对方失重。
再具体一点说肩井穴好比一个漏斗,倒上水,水自然流到了曲池穴,曲池穴好比有个开关,打开开关水就流到了手,每次推手都有意识地这样练习,这种内劲功夫很快就会练成,运用到推手或技击上威力就大了。
第三步是意劲
练太极拳全凭心意用功夫,盘拳推手本身是在练形练意,意劲不光盘架子用意,推手技击上更注意练意,意劲是很高级的劲,只有练到懂劲后而自知了,这时才能体会出真正的四两拨千斤的意劲来。
综上所述,练习太极推手有很多技巧,练推手不仅是技术的提升,也是思想的进深。真正的太极推手现已经很难见,现代人为了养生,已经将太极拳当做太极操练习,失去了练武的意义,因此学习推手我们要以技击为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