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物治疗
随着以顺铂为主的化疗方案的不断发展,不少学者陆续报道了化学药物治疗Ⅲ期、Ⅳ期胸腺瘤的个案报告,并取得一定疗效。化疗适应证:
1)ⅡB及Ⅲ期恶性胸腺瘤姑息性切除,其残瘤病灶在局部放疗后应加用全身化疗。
2)ⅣB期恶性胸腺瘤因心包内、壁层胸膜广泛转移或远处器官转移,首选治疗只能是全身化疗加局部肿瘤病灶放疗。
3)恶性胸腺瘤在分别进行手术切除及术野放疗后,若再次出现胸膜或远处器官转移者。
4)Ⅲ、ⅣA期浸润型胸腺瘤先行全身化疗,待部分缓解后,再行手术治疗和术后放疗。
7、常用化疗方案的选择:
1)DDP方案:①DDP120mg/m2,每3周1次为1疗程,连续6~8疗程。②DDP4~10mg/m2,用5d,4周1次为1疗程,连续4~6疗程。
2)DDPPred方案:DDP100mg/m2,第1天;Pred40mg/m2,第1~5天。3周1次为1疗程,连续4~6疗程。
3)CAOP方案:Rea等(1993)报道,对16例Ⅲ期和ⅣB期浸润型胸腺瘤首先给予4天疗程化疗(CAOP方案),即:DDP50mg/m2,第1天;羟基红霉素40mg/m2,第1天;长春新碱*(VCR)0.6mg/m2,第3天;环磷酰胺(CTX)700mg/m2,第4天。3周重复1疗程,共4~6疗程。
胸腺位于前纵隔,一般分为不对称的两叶,中间以峡部相连,呈“H”形状。借甲状腺胸腺韧带与甲状腺左、右两叶相连。下极平第4~6肋间水平,覆盖在心包和心底部大血管之上。
胸腺瘤主要发生在成人,儿童极少见。平均诊断年龄在45~52岁(5~80岁),女性稍多见,且多伴重症肌无力。
80%的胸腺瘤位于前纵隔心蒂部。
胸腺瘤是原发于前纵隔内最多见的肿瘤,其发病率低。
主要临床表现:咳嗽、胸闷、胸痛、上腔静脉综合症以及重症肌无力等。
作为一种具有潜在恶性的肿瘤胸腺瘤有一定的复发及转移几率。手术是肿瘤治疗最重要的手段,放化疗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广为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