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十三五”实现原料药升级的发展路径

  中国是原料药生产和出口大国,原料药在为中国企业收获利润的同时,也给留下了许多问题:一是技术门槛较低,二是新版药品GMP认证、新环保法实施等导致原料药制造成本升高;三是自主创新能力弱,处于产业链低端。新的阶段,如何促进原料药企业转型、实现原料药升级发展成为关键。本文建议采取开发特种原料药生产工艺、走特色原料药之路、制剂出口、直接与创新药企业合作、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促进行业转型。

  2015年9月,整个化学原料药制造行业收入同比增长9.27%,利润总额同比累计同比增长14.25%,行业的销售利润率为7.05%。从我国原料制造数据来看,销售收入增长率持续下滑的状况没有改观,仅依靠费用缩减带来的盈利可持续性不强。原料药行业企业也在积极转型,一方面增加研发投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转移,另一方面逐步向制剂产业发展,但是从利润率走势来看,这一转变还不明显。

  近日,在厦门举办的第28届中国医药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消费品司副司长吴海东谈到制定中的《医药产业“十三五”规划》时透露,实现原料药升级发展是“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具体包括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等国家发展战略,在适宜地区发展原料药,研究这些地区需要怎样的政策环境和产业基础。围绕“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鼓励原料药企业走出去,开展原料药产能国际合作。鼓励优势企业进行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淘汰落后产能。鼓励企业瞄准国际同行进行技术改造,优化工艺路线,采用先进装备,提高生产信息化水平,通过数字化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努力做到低能耗、低污染,实现绿色发展。这是原料药生产必须破解的难题,“十三五”期间一定要有所突破。

  开发特种原料药生产工艺

  医药行业是技术密集型行业,技术工艺比较复杂。先进的技术工艺在国内原料药产业发展历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无论是实现老产品规模优势的提升、生产成本的控制,还是在专利药品专利刚刚到期或即将到期之时迅速实现低成本原料药的规模生产、工艺稳定和质量提升,均表现出对先进技术工艺的依赖特性。

  国药集团威奇达药业“基于细胞生理与过程信息处理的工业发酵优化新技术”在头孢菌素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制剂控制质量及提高产能应用项目取得显著效果。该项技术通过酶固定化技术的应用、醋酸钠解析方式的转变、溶剂工程的改善及高活性高稳定性酶的开发等技术手段,结合生物反应器的革新,对企业旗下的青霉素类和头孢菌素类产品的发酵工艺不断进行优化和放大,较好地解决了原有瓶颈问题,并且形成一套质量可靠、杂质含量低、安全性高的生产方法,成功使相关产品有关物质种类稳定,有关物质量降低,聚合物降低等。

  走特色原料药之路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选择“走特色原料药之路”。几年前,海普瑞曾经是国内唯一通过FDA认证的肝素钠原料药生产企业,之所以选择肝素钠,是基于肝素是目前世界上最有效和临床用量最大的抗凝血药物,国际市场对肝素原料药的需求极其强劲。如今“唯一”标签被千红制药撕下,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于2011年6月8日批准了山德士肝素钠注射液在美国上市,意味着千红制药叩开了FDA注射级肝素钠原料药的大门。

  今年1-4月,我国原料药整体出口呈现上升态势,同比增长超过7%。抗癌类、心血管类、抗高血压高血脂类、中枢神经类、新一代抗生素原料药等特色原料药贡献突出。

  制剂出口

  近年来,制剂出口已经成为我国原料药企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之一。作为仿制药大国,全球专利药失效释放出的巨大市场容量对我国医药企业无疑是一个非常大的利好消息。近年来,传统原料药产品出口创汇能力下降,环保压力和家和低迷行使得愈来愈多的原料药企业加速向制剂转型,制剂出口业务愈发得到走国际路线的药企的精耕细作。

  从原料药领域的巨头来看,转型早的企业都已经取得不错的进展。如华海药业主要与原研药厂家合作,包括专利到期后的制剂转移、重要中间体的供应等。其与美国默克公司签订了一项多年期的制剂委托加工协议,可以不断获得新的国际订单,使产品源源不断地进入国际高端市场。

  目前华海药业成为迄今为止全国第一家,也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制剂规模化出口美国的制药企业。公司围绕特色原料药、欧美仿制药、国际原研厂家合作等方式,在产品研发申报、质量控制、规范市场销售网络构建等多个方面均已具备成长为全球一流仿制药企业的条件。

  恒瑞是目前中国唯一通过FDA注射剂评审的中国制剂公司,11-13年伊立替康注射剂、来曲唑片通过FDA认证,12年注射用奥沙利铂欧盟上市,14年注射用环磷酰胺通过美国FDA认证预期加巴喷丁胶囊、多西他赛注射剂、七氟烷吸入剂等有望陆续通过FDA认证,更多成熟品种出口认证正在稳步推进,这不仅将持续为公司制剂出口提供业绩支撑,拥有欧盟和FDA认证也将在现有招标政策下为国内价格维护打下基础。

  直接与创新药企业合作(CMO)

  随着近年来原料药价格的波动和出口增速的放缓,目前国内原料药企业普遍面临着利润增速下滑的现象,把握全球制药企业合同定制研发生产(CMO)的产业转移机遇,凭借自身客户资源发展CMO

  业务,九洲药业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九洲药业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传统业务为原料药及中间体的加工和制造,增长缓慢。2008年以来公司通过开展CMO业务逐步实现转型,CMO业务在公司收入和毛利中的比重不断加大。2014年CMO业务收入为3亿元,收入和毛利占比分别达到25%和44%,成为公司未来主要增长点。公司现有合同定制客户主要包括诺华、吉利德和罗氏等跨国药企,合作产品涉及黑色素瘤、丙肝和肺癌等已上市大病种药物,相关制剂放量将带动公司专利原料药业务保持快速增长。同时,公司已经储备60多个处于不同阶段的合同定制项目,多数为跨国公司在研的大病种领域品种,如治疗高血压及心衰等品种等。这些新药的陆续上市,将打开广阔的成长空间。

  企业兼并重组

  原料药和制剂企业之间通过相互持股、并购、战略合作等方式实现资源整合。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列入行业重点发展、规模效应明显的产品,争取获得商业银行给予并购贷款的支持,并通过税收优惠政策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人福医药今年收购优质原料药企业宜昌三峡制药有限公司。宜昌三峡制药主要产品有硫酸新霉素、缬氨酸、异亮氨酸、醋酸赖氨酸、亮氨酸等,产品产量和销量在行业细分市场领域处于领先地位,并具有较高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其中硫酸新霉素原料占全球70%。人福医药控股三峡制药,增强了公司对原料药的把控,能够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尤其是在海外制剂业务上形成协同。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新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