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血栓需要做什么检查?

  1、上行性静脉造影可了解血栓的部位和范围病人仰卧,取半直立位,头端高30~45o先在踝部扎一橡皮管止血带压迫浅静脉。用12号穿刺针直接经皮穿刺入足背浅静脉,在一分钟内注入40%泛影葡胺80~100ml在电视屏幕引导下,先摄小腿部X片,再摄大腿及骨盆部X片注射造影剂后,再快速注入生理盐水,以冲洗静脉管腔减少造影剂刺激,防止浅静脉炎发生。造影X线片常显示静脉内球状或蜿蜒状充盈缺损或静脉主干不显影,远侧静脉有扩张,附近有丰富的侧支静脉均提示静脉内有血栓形成。

  2、静脉压测量用盛满生理盐水的玻璃测量器连续针头穿刺足或踝部浅静脉或手臂浅静脉,测得静脉压。其数值需与健侧静脉压对照这种检查用于病变早期侧支血管建立之前,才有诊断价值。

  3、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近年来对诊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检查法有很大进展采用血管无损伤性检查法,包括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超声波检查电阻抗体积描记法等。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对检查小腿深静脉血栓较敏感,超声波检查对检查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最有价值如采用上述两种检查法,诊断尚难明确,仍需作静脉造影至今尚无一种无损伤检查法可完全替代传统的静脉造影。不断探索和完善无损伤检查法,乃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4、放射性纤维蛋白原试验1965年Atkins首先应用于临床其原理是125碘标记人体纤维蛋白原,能被正在形成的血栓摄取、形成的放射射性可从体表上进行扫描。这种试验操作简单,正确率高特别是可以检出难以发现的较小静脉隐匿型血栓。因此这可作为筛选检查。

  5、超声波检查它的频率随被测物体波移动速率而改变血液中的红细胞作为反射物,当超声波束穿过流动的血液时,其频率将随血流速度而改变检查时,将超声探测仪的探头,放在下肢较大静脉的体表位置上如股静脉、髂外静脉、中段股浅静脉腘静脉和胫后静脉。当血液通过时发出声响,无血流时声响消失这是一种简便的诊断方法,可反复检查。

  6、电阻抗体积描记法,能阻碍下肢静脉血回流,使小腿血容易增加;呼气时静脉血重新回流,下肢血容量恢复常态。电阻抗体积描记法可以测出小腿容量的改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深呼吸时,小腿血容量无明显的相应改变Kakkar指出,这种检查可以正当正确地诊断较大静脉的血栓形成,但对小腿较小静脉的血栓形成效果并不满意。

  (实习编辑:黄翠君)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度脑梗塞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期脑梗赛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迈之灵片
迈之灵片
1、用于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静脉曲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血栓性静脉炎后综合征引起的下肢肿胀、痉挛、瘙痒、灼热、麻木、疼痛、疲劳沉重感、皮肤色素沉着、郁血性皮炎、溃疡、精索静脉曲张引起的肿痛等。 2、用于手术后、外伤、创伤、烧烫伤所致的软组织肿胀,静脉性水肿。 3、痔静脉曲张引起的内、外痔急性发作症状。如:肛门潮湿、瘙痒、出血、疼痛等。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