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是一种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的强抑制剂,它通过可选择性地、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与其血小板受体结合,使与之藕联的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的纤维蛋白原结合点不能暴露,使纤维蛋白原无法与它结合,并通过阻断由释放的ADP引起的血小板活化的扩增,从而不可逆地抑制血小板相互聚集。
急性脑梗死治疗目的在于减轻局部脑缺血造成的神经功能缺失。目前理想的治疗是抗血小板治疗。阿司匹林不可逆地抑制环氧化酶,因而能阻止血小板的聚集与释放,从而起到抗血栓的作用,但不能抑制血小板的分泌和再损伤上皮的粘附,对于ADP等其他刺激产生的血小板激活也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因此,拜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值得一试。
那么,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怎样呢?研究者将1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5例。治疗组给予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拜阿司匹林0.1g,每晚1次。对照组给予拜阿司匹林0.1g,每晚1次。基础用药均为辛伐他汀20mg,每晚一次;血塞通0.4g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用药15d。治疗期间不使用其他抗血栓药物,同时控制原发病,观察给药后的疗效和安全性。
结果观察到,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62/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4%(49/6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其神经功能指标均有改善,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组改善较单用拜阿司匹林组更明显。
在不良反应与安全性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出现皮肤瘀点2例,轻度牙龈出血1例,胃肠道反应4例,对照组出现胃肠道反应2例,均未行特殊处理,坚持完成2周治疗,监测血白细胞、血小板、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小板聚集率、全血黏度、血浆粘度,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未见严重出血情况。因此,氯吡格雷联合拜阿司匹林治疗急性脑梗死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在临床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