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发烧睡3天竟是脑梗

  病例

  高温天发烧差点要了命

  68岁的张老太家住农村,平时还帮家里做点农活。前段时间,酷暑炎热,常年患有糖尿病的张老太食欲不太好,饭量减了不少。可能是贪凉吹空调,张老太不小心发烧了,人精神更差,“饭也不吃,水也不喝,在家躺了3天,一直昏睡。”家人发现张老太情况不对,连忙将其送到医院。

  经检查,此时张老太血压达180mmHg,血糖高达27以上,是正常人的两三倍。后来,她还一度出现昏迷。“患者来的时候血钠很高,还出现脑梗,导致昏迷。”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分析,由于天气过热,老人摄入水分过少,血液黏稠度加大,加上慢性病、发热等,以至于出现了脑梗。

  数据

  近期心脑血管病高发

  “近期心脑血管疾病的确出现了小高峰。”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说,病房153张床位,目前连加床一共住了160多位病人。“其中一半以上都是因高温、天气变化而入院的,都是脑卒中危重症患者。”此外,主任还介绍,门诊急诊量也有明显增多。“近一个月以来,神经内科门诊量4000人次,急诊平均一天就要接诊20个左右的心脑血管急诊病人。”

  主任表示,医院脑卒中中心现在每天接诊的中风患者也有增多,“我这边都是一些重症患者,最近差不多每天都比平时多七八人。”也就是说,发病患者增长了一到两成。

  探因

  闷热潮湿,血液循环受阻

  近期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与天气无不关系。主任表示,不少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错误认为天气越热,病情就会越稳定,其实不然。炎热天气也会使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高。有统计显示,每年6-9月,中风、冠心病患者的住院率都会出现上升,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明显上升,所以高温对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具有潜在威胁。

  “气温一高,就会造成大量出汗,皮肤蒸发水分快,造成血液浓缩,如没有及时补水,很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主任指出,从医学角度上来讲,天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增加,但此时气温较高,空气湿度较大,而含氧量降低,且人体为散热会使血液集于体表,因此心脏大脑血液供应减少,会加重缺血缺氧反应。由于气压偏低、人体大量排汗,体内水分流失多,使血液黏度上升,血液循环受阻,容易诱发血栓、心梗、冠心病、中风等心脑血管疾病。

  “这两天台风天,天气不仅闷热还潮湿。”主任表示,心脑血管功能对气温变化很敏感,在这种特殊天气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警惕,需做好预防措施。

  为您支招

  规律起居运动应在晚饭后

  专家指出,夏季的清晨是一天里最安静凉爽的时间,不少老年人都选择这个时候出来运动健身,呼吸新鲜空气。但恰恰这个时段,却是心脑血管病发作的高峰时间。此时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较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血黏度上升,从而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负担和耗氧,心脑血管病人容易恶性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脑卒中。如果有心脑血管疾病,这段时间应尽量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避免情绪急剧波动。

  主任建议,正确的运动时间是晚饭后为宜。运动也不要过量,例如快步、骑自行车等,达到微微出汗的状态就可以了。“还要注意补充足够的水分,做到规律起居,”如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饮食等。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