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手术不良反应的预防

  1、过敏反应

  预防措施:1.提前做过敏试验,采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对高危患者术前予地塞米松5-10mgIV入小壶。

  2.造影剂肾病:少数病人会有血肌酐一过性增高,高危患者(DM、多发性骨髓瘤、血容量不足、已有肾功能损害及使用肾毒性药物)有一过性肾损害,达到需要透析治疗的不到1%。造影后胆固醇性肾栓塞,发生率极低。

  预防措施:避免使用对肾功能有损害的药物,如氨基糖甙类、ACEI或非甾醇类抗炎药。B、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C减少造影剂用量,总量不应超过3ml/kg或5ml/(kgCr)(mg%)。C、介入前后12小时持续使用0.9%NaCL[1ml/kgh]水化治疗。D、对于已有肾功能损害的患者(Cr>2mg/dl),除控制造影剂用量(术中使用最少的体位和冒烟)外,使用等渗非离子的造影剂。

  3、感染(包括局部和全身),局部感染多为蜂窝组织炎,脓肿,而败血症、菌血症为全身感染。

  预防措施:A、严格消毒和执行无菌操作。B、不使用消毒过期器械和耗材。C、不使用2号耗材。D、术后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4、急性心肌梗死或其它重要脏器栓塞。脑栓塞,脑出血,肺栓塞。

  预防措施:按循证医学的要求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和抗凝药物。备用凝血监测设备及时监测凝血功能。术中清洁操作。血栓负荷重者用抽吸血栓导管或冠脉内应用替罗非班。高危患者请相关科室或专家指导。尽力减少病人卧床时间。

  5、急性心力衰竭、休克、DIC。血管迷走反射(VVR)。

  预防措施:密切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注重病人的血容量监测。控制造影剂用量。控制手术时间。准备好抢救药品和IABP。

  6、股动脉插管后血肿,有临床意义的腹膜后血肿及出血、血管闭塞、胆固醇栓子、动静脉血栓、动静脉炎、血管痉挛、血管撕裂、血管夹层、继发性血管狭窄、闭塞、动静脉漏(AVF)、假性动脉瘤(PSA)等。

  预防措施:无禁忌患者从桡动脉入路。避免无把握医师穿刺。培训医师掌握解剖和穿刺技巧。轻柔谨慎操作,避免反复穿刺。除特殊器械或对吻技术外尽量使用小型号血管鞘。避开肝素化时间内拔除血管鞘,压迫止血时间足20分钟以上,必要时使用血管缝合器。

  7、冠脉穿孔、心包填塞。心脏破裂、瓣膜损伤造成关闭不全,需心外科治疗。

  预防措施:科学选择器械,血管与球囊或支架的直径比值要在1:1.1以下,尽量不要高压扩张,必要时使用SAFECUT,不用斑块切除设备和血管内超声。尽量不用硬导丝。

  对女性、高龄;扭曲、成角、钙化、CTO病变等要特别谨慎。备用带膜支架和具备心外科支持。导管室备用替罗非班、鱼精蛋白和抽吸导管。备足各种型号各种特点器材以便用于千变万化的病变。

  8、死亡及其它意外情况。

  预防措施:不断培训、不断学习、规范操作。所有人员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配合默契。力争降低死亡率和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把死亡率控制在文献报道的数据以下。

  (实习编辑:梁慧仪)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异维A酸软胶囊(泰尔丝)
异维A酸软胶囊(泰尔丝)
适用于重度难治性结节性痤疮(结节性痤疮,即直径≥ 5mm的炎性损害,结节可能化脓或出血)。由于使用异维A酸后有明显的不良反应,故应该在其他常规治疗(包括系统性抗生素治疗)无效时才能考廛。另外,由于异维A酸可能导致严重的出生缺陷,女性患者中仅适用于不准备或不能妊娠者。
阿司匹林肠溶片(同达)
阿司匹林肠溶片(同达)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辅酶Q10片(能气朗)
辅酶Q10片(能气朗)
本品用于下列疾病的辅助治疗: 1.心血管疾病,如: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不全。 2.肝炎,如:病毒性肝炎、亚急性肝坏死、慢性活动性肝炎。 3.癌症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放疗、化疗等引起的某些不良反应。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