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二级预防是什么

  研究表明:卒中后再次卒中的发生率很高。25%卒中幸存者在2年内再次卒中;5年内42%男性及24%女性患者再次发病,70%-80%患者常因再次卒中导致严重的致残或死亡。其中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肥胖、抗血小板聚集,抗血凝,手术治疗,介入治疗以及改变生活方式等,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降低卒中患者再次发生中风的危险性

  (1)、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瓣膜病、、血液的高凝状态、高脂血症、高血小板聚集等目前均被视为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治疗相关疾病是二级预防的重要内容。如高血压是脑卒中最常见的可控制危险因素,我国现有高血压患者超过一亿人,仅有83%的城市患者接受治疗,其中95%不能坚持长期治疗;如有效控制糖尿病病人的血糖水平能显著降低脑卒中的发病率;如有效降低血脂可以使脑卒中的发病率降低1/3;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表明,抗凝治疗可减少脑卒中发病率的68%,阿司匹林可减少21%的复发。还有针对高危脑动脉狭窄所采取的动脉内膜切除术和内支架血管成形术也取得了很好的预防效果。

  (2)、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长期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将有助于减低脑卒中的发病率,特别中年人群,由于工作压力大,应酬多,久坐的生活方式,烟酒过量及生活不规律等原因,极易造成高血压、动脉硬化,为以后的心脑血管疾病埋下病根。因此提倡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劝人们合理饮食,避免暴饮暴食,要避免饱食,饮食中宜低脂、低糖、低盐,多食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水果与蛋白质饮食等,适当补充钙剂,减少吃盐量,戒烟、酒,适当控制体重与动物脂肪摄入,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身体素质,生活有规律,劳逸适度,保持心情舒畅,心理平衡。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75%的脑卒中是可以预防的,

  (3)、定期做神经系统体检

  定期到医院检查血压、血脂、血糖、心电图、血粘度等,尤其是那些有过中风先兆的患者及具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的患者,即使是自认为健康的中老年人,也应该定期根据医生建议,选择必要的辅助检查和化验检查,及时发现。以免错失预防和早期治疗的良机。

  (实习编辑:梁慧仪)

相关推荐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肠溶片(拜阿司匹灵)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预防心肌梗死复发中风的二级预防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降低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冠心病家族史、
非诺贝特胶囊(力平之)
非诺贝特胶囊(力平之)
用于治疗成人饮食控制疗法效果不理想的高胆固醇血症(IIa型),内源性高甘油三酯血症,单纯型(IV型)和混合型(IIb和III型)。特别是适用于以高密度脂蛋白降低和低密度脂蛋白中度升高为特征的血脂异常患者,及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应继续控制饮食。目前,尚无长期临床对照研究证明非诺贝特在动脉粥样硬化并发症一级和二级预防方面的有效性。
辛伐他汀片(鑫齐)
辛伐他汀片(鑫齐)
1.高胆固醇血症 饮食疗法及其他非药物治疗效果欠佳时,可应用辛伐他汀降低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辛伐他汀同时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因此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比率。 在合并患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的病人,且高胆固醇血症为主要异常时,降低升高的胆固醇水平。 2.冠心病的二级预防。对冠心病患者,辛伐他汀适用于
阿司匹林肠溶片(同达)
阿司匹林肠溶片(同达)
阿司匹林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因此阿司匹林肠溶片适应症如下: 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疑似患者的发病风险 预防心肌梗死复发 中风的二级预防 降低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及其继发脑卒中的风险 降低稳定性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发病风险 动脉外科手术或介入手术后,如经皮冠脉腔内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术(CABG),颈动脉内膜剥离术,动静脉分流术 预防大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心脑血管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