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岁司机心梗猝死见惯生老病死的医生也愕然
刘先生是长途汽车司机,经常开夜车,喜欢吃夜宵,更喜欢一边开车一边抽烟解乏。
去年夏天,刘先生在吃夜宵时,突然感觉胸部疼痛,疼得不能呼吸。在朋友的帮助下,紧急送到宁波大学附属医院。冠脉造影检查显示,刘先生得的是冠心病,马上安排做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手术,才挽回一条命。出院的时候,周主任再三叮嘱刘先生,一定要长期服药,一定要戒烟,并且最好晚上不要开夜车。
出院后,由于各种原因,刘先生还是要开夜车。很长一段时间,他也没觉得心脏有什么不舒服,所以彻底放纵自己,夜宵继续吃,烟也继续抽。前几天,他开车去安徽,途中因为急性心梗猝死。
宁波慢性病患者约200万平均每户有1位慢性病患者
作为医生,周主任平时见惯了生老病死,但听到刘先生猝死的消息后,还是很愕然。
去年,李惠利医院心内科碰到了一个死于急性心肌梗塞的女病人,年仅26岁,是该院史上最年轻的心梗患者。如此年轻,却死于心梗,这也一度成为科室的热门话题。
昨天,宁波召开慢性病防治工作会议。会议透露,目前宁波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分别达到112万、28万,加上肿瘤、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慢性病患者粗略估计在200万左右,占户籍人口近三分之一,即平均每户家庭有1位慢性病患者。
从死亡构成来看,宁波市慢性病死亡比例已由2001年的78.5%上升到了2012年的81.3%,其中恶性肿瘤、脑血管病、慢性呼吸道疾病成为慢性病死亡的前3位死因。
周主任说,高度紧张的神经和不良的生活习惯、情绪刺激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主要原因。年轻患者患冠心病、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这几种心脏疾病比较多,而心肌梗塞是年轻人得心脏病最常见、也是最危险的临床表现。心血管疾病跟经济发展有关,经济越发达,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高。在欧美发达国家,心血管疾病是排在死因首位的。但是,近两年出现了拐点,发病率开始下降,主要是因为政府部门很重视,有专门的胆固醇等计划,而我国目前还在上升期。
心肌梗塞急救越早越好
如果发生剧烈持久的胸痛,尤其是平时有心绞痛的患者,发生胸痛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还不能缓解疼痛,应立即去医院或者拨打120,急救越早越好,在1个小时内打通堵塞的血管,心肌可能只坏死20%,而延误到6小时以后,心肌可能坏死80%~90%。心肌坏死之后,极易造成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生活中如何预防心肌梗塞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绝对不搬抬过重的物品。搬抬重物时必然要弯腰屏气,其生理效应与用力屏气大便类似,是老年冠心病人诱发心肌梗塞的常见原因。
(2)放松精神,愉快生活保持心境平和,对任何事情要能泰然处之;参加适当的体育活动但应避免竞争激烈的比赛,即使比赛也应以锻炼身体增加乐趣为目的,不以输赢论高低。
一般来说,要达到锻炼的目的,每周至少要有三次认真的体育锻炼,每次不少于20分钟,但也不宜超过50分钟。开始时要先活动一下身体,如举臂、伸腿等。锻炼结束时要做一些放松活动,不应立即停止活动,更不应锻炼后马上上床休息,否则容易引起头晕,对心脏不利。在参加体育锻炼之前,应该先测定体力耐受程度。运动锻炼不要过度,过度会导致血压急骤上升,使左心室过度疲劳和促使发生心力衰竭。运动量一般可视年龄和健康状况而定。如果是心、肺功能都正常的人,可以根据锻炼后的最高心率限度来定。具体计算方法是,从220减去年龄数,再乘以0.75.例如您今年60岁,那么(220-60)×0.75=120次,如果超过120次,则会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3)不要在饱餐或饥饿的情况下洗澡。水温最好与体温相当,水温太高可使皮肤血管明显扩张,大量血液流向体表,可造成心脑缺血。洗澡时间不宜过长,洗澡间一般闷热且不通风,在这样环境中人的代谢水平较高,极易缺氧、疲劳,老年冠心病病人更是如此。冠心病较严重的病人应在他人帮助下进行洗澡。
(4)要注意气候变化。在严寒或强冷空气的影响下,冠状动脉可发生痉挛并继发血栓而引起急性心肌梗塞。气候急剧变化、气压低时,冠心病病人会感到明显有不适。国内资料表明,低温、大风、阴雨是急性心肌梗塞的诱因之一。所以每遇气候恶劣时,冠心病病人要注意保暖,或适当加服扩冠药物进行保护。
(5)冠心病人日常生活中各种保护措施。同时,还要懂得和识别心肌梗塞的先兆症状并给予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一旦出现心肌梗塞症状,必须高度重视,认真对待。首先病人应严格卧床,保持安静,避免精神过度紧张,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条件时可立即请医生上门,就地诊治。
(实习编辑:徐建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