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多跟基因遗传有关
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一个是最常见的吸入物,分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像尘螨、花粉、真菌、动物皮毛、二氧化硫、氨气等等。二是食物,蛋白类的特别多,还有就是食物添加剂。有些药物也会诱发哮喘,常见的有阿司匹林、心得安等;其他的情况还有运动、妊娠、气候变化等等。临床上有职业哮喘,但也是吸入引发,跟工作接触的粉尘有关系。
“其实这些都是表面的,最根本的还是跟基因有关系。”谢灿茂院长在接受家庭医生在线在线采访时指出,哮喘患者为变应性体质,与多基因遗传有关,环境因素只是激发发作的原因。哮喘病有家族聚集性,就表现了遗传因素。
卫生理论另一哮喘诱发因素解读
哮喘在经济发达地区的发病率高,可能与工业对环境的影响有关,工业污染比较多。谢灿茂院长指出,经济发达地区哮喘发病率高的因素众多。谢灿茂院长说,现在还有个卫生理论,跟环境改善有关。比如以前儿童肚子里面很多种虫,比如蛔虫、鞭虫、绦虫等,他们不会哮喘发作。现在干净了,没有虫了,过敏性疾病反而多了。现在有个统计,上幼儿园过集体生活的没有在家的儿童发病率高,证明了这个卫生理论。所以有时候开玩笑说“不干不净,吃了没病”,也不是一点道理没有。环境太干净了,包括人体的内环境,也是容易出问题的。
国外医院会给哮喘病人发自我处理指南
谢灿茂院长指出,为减少哮喘发作,避免诱发因素是最重要的。病人如果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敏性东西,要记录下来,避免以后再接触。
哮喘的预防手段包括几个方面。第一,要让病人了解和避免激发因素,找出避免的方法,;第二,要熟悉哮喘发作的先兆表现及相应的处理方法。要学会自己来监测、管理病情,以及哮喘发作时简单的自我处理,知道什么情况下应去医院急诊;第三,要了解平喘药物的作用、正确用量、用法、不良反应等,并且掌握正确的吸入技术;第四,要了解医生制定的方案及如何依从治疗方案,要很好地和医生进行沟通。
“国外这方面做的很好,有些医院会给病人发一个自我处理指南,包括如何避免、如何用药、一些常用药的作用、常用剂量、用法等等。”谢灿茂院长说,“这点,有些地方也开始在做,但大多数是通过哮喘教育这样的方式来做。没有国外做得那么普遍。”
(实习编辑:刘睿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