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为什么会得结肠癌

  临床发现某些因素可能大大增加发病的危险性,它们包括:

  1.发病年龄:大多数病人在50岁以后发病。

  2.家族史:如果某人的一级亲属,比如说父母,得过结直肠癌的,他在一生中患此病危险性比普通人群要高8倍,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发病人有结直肠癌的家族史。

  3.结肠疾病史:某些结肠疾病如克隆氏病或溃疡性结肠炎可能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他们结肠癌的危险性是常人的30倍。

  4.息肉:大部分结直肠癌是从小的癌前病变发展而来,它们被称为息肉,其中绒毛样腺瘤样息肉更容易发展成癌,恶变得机会约为25%;管状腺瘤样息肉恶变率为1-5%。

  5.基因特征:一些家族性肿瘤综合症,如遗传性非息肉病结肠癌,可明显增加结直肠癌的发病机会,而且发病时间更为年轻。

  发病原因

  一些结肠癌流行病学研究表明:社会发展状况,生活方式及膳食结构与结肠癌密切相关,并有现象提示影响不同部位,不同年龄组结肠癌发病的环境,遗传因素可能存在差异,环境(尤其是饮食),遗传,体力活动,职业等,是影响结肠癌发病的可能病因因素。

  1.饮食因素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有70%~90%的肿瘤发病与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而其中40%~60%的环境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与饮食,营养相关联,故在肿瘤发病中饮食因素被看作是极为重要的因素。

  (1)高脂,高蛋白,低纤维素的作用机制:可归纳如下:

  影响肠道脂质代谢,高脂饮食使7a-脱羟基化酶活性增高,导致次级胆酸形成增多,而纤维素的作用正相反,并通过抑制重吸收,稀释及吸附,螯合作用,降低肠道的脱氧胆汁酸浓度增加粪便中固相物质,促进排出;一些饮食因素(如钙离子)可降低肠道离子化脂肪酸和游离胆汁酸的水平,这两种物质均对肠道上皮有损伤作用;抑制肠道胆固醇的降解,牛奶,乳糖,半乳糖具有抑制胆烷氧化还原作用,

  ②纤维素还具有改变肠道菌群,影响肠黏膜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并影响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调解肠道酸碱度,以及通过黏蛋白加强黏膜屏障作用,减少肠内有毒物质对肠上皮的侵害;

  高脂肪及部分药物(如葡萄糖醛酸酶、鸟氨酸脱羟酶、硝基还原酶、偶氮氧化酶、脂氧酶、环氧酶)的活性,促进致癌物、促癌物的产生。

  (实习编辑:黄俊达)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