唑来膦酸减缓前列腺癌骨损害

  骨癌的病理种类包括多发性骨髓瘤、骨性肉瘤、软性肉瘤、纤维肉瘤等,最常见的恶性骨癌病兆却是癌转移至骨头,尤其在脊椎骨及骨盆骨最常见。近年医学设备完善等因素,已经使恶性骨癌经治疗有五年以上存活率提高到60~70%。骨癌是指骨骼系统与其他器官一样会罹患来自任何组织成份肿瘤或来自其他器官的转移性病变。骨癌发生真正原因,现仍不明确,但可能与骨的过度生长、慢性炎症刺激、代谢的毛病及放射线等因素有关。

  治疗前,伴有骨转移者的NTX和BAP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骨转移者。治疗12个月后,除已知发生骨转移的部位外,唑来膦酸组的骨密度增加幅度高于安慰剂组,如股骨颈和腰椎骨密度增加幅度分别比安慰剂组高4.2%和7.1%。此外,唑来膦酸组的骨转化指标(NTX和BAP)均有显著下降。

  美国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Ryan等的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激素敏感的前列腺癌患者无论是否伴有骨转移,每3个月一次的唑来膦酸治疗都有助于改善其骨密度和减少骨转化。[BJUInt2007,100(1):70]

  在该研究中,42例接受雄激素去势治疗<12个月的前列腺癌患者被随机分组,分别接受唑来膦酸(4mg静脉注射,每3个月一次,共4次)或安慰剂治疗。同时每3个月测量一次骨密度、尿Ⅰ型胶原交联氨基末端肽(NTX)和血清骨碱性磷酸酶(BAP)水平,后两者为反映骨转化的生化指标。

(实习编辑:周小芳)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