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肿瘤骨转移是晚期肿瘤的常见疾病,常见于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等等。唑来膦酸是新一代双膦酸盐类药物,它能够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从而抑制骨吸收,降低癌症患者的骨转移发生率。唑来膦酸比帕米磷酸钠更有效的抑制多发性骨髓瘤和实体瘤患者的高钙血症、减轻骨痛、延缓骨转移的发生及其它并发症。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第一代双磷酸盐类药物主要有依替磷酸钠、氯屈磷酸钠,以骨磷为代表;第二代主要有帕米磷酸钠、阿仑磷酸钠,以博宁为代表;第三代有伊班磷酸钠、唑来膦酸钠。骨转移的并发症包括骨痛、病理性骨折、脊髓压迫、高钙血症。治疗骨转移最常用的药物是双膦酸盐,双膦酸盐是高效骨吸收抑制剂,主要作用于破骨细胞,一方面表现为直接的凋亡效应;另一方面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另外,双膦酸盐是一种内源性焦膦酸盐类似物,可以与骨表面的羟膦灰石强有力地结合,而且由于与内源性焦膦酸盐的侧链不同,导致抗骨重吸收能力和毒性不同;第三,双膦酸盐已被证实可有效治疗骨质疏松、骨重吸收加速性疾病和肿瘤相关的骨并发症。
一、唑来膦酸药理作用
与其他双膦酸盐作用类似,唑来膦酸通过抑制破骨细胞活性来抑制骨吸收。因为唑来膦酸是含氮双膦酸盐,因此可以抑制蛋白质异戊二烯化,诱导破骨细胞凋亡。已提出的唑来膦酸作用机制包括:抑制破骨细胞成熟;抑制破骨细胞在骨质吸收部位的聚集;抑制成熟破骨细胞的功能;减少细胞因子的产生(如白细胞介素IL-6);间接抗肿瘤活性(细胞增殖抑制和细胞溶解);对溶骨型、混合型和成骨型骨转移/损害均有效。唑来膦酸是第一个,也是唯一证实对多种原发恶性肿瘤具有广泛临床疗效的双膦酸盐。在体外实验中,唑来膦酸与其它抗肿瘤药物,如紫杉醇、阿霉素等联合运用在促进凋亡方面具有协同作用,比单独使用化疗药物强。
二、双膦酸盐的副作用
静脉应用双膦酸盐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发热、流感症状、关节痛、肌痛、贫血、疲劳、水肿,这些是最常见的副作用。此外还有肾功能不全,后者与给药剂量、输液量、输液频率有关,目前推荐择泰4mg、15分钟输注,对肾功能影响较小。每次输注前后必须测量血清肌酐,输注时病人应该充分水化。如果治疗中发生肾功能不全则需停药。研究发现唑来膦酸引起低钙血症,患者注射药物以后出现腕足痉挛和支气管痉挛,血钙短暂降低,注射葡萄糖酸钙后缓解。另外在已接受双膦酸盐治疗的患者中,出现了少量颌骨坏死的报告,大部分病例与口腔操作有关。建议恶性肿瘤患者在使用双膦酸盐之前应考虑进行口腔检查,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应尽可能避免口腔操作。
双膦酸盐能有效治疗恶性肿瘤所致的高钙血症,并能有效治疗晚期肿瘤骨转移,降低骨相关事件的发生,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另一不为广大医师重视的方面是双膦酸盐还可以维系骨矿盐密度。在双膦酸盐药物中,择泰的体外作用强度较强,疗效肯定,应用方便,安全性也较好,是目前FDA批准的唯一对实体瘤骨转移有效的双膦酸盐。可减少和延迟骨并发症的发生,有效控制疼痛,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姑息治疗的费用。
(实习编辑:郭盈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