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正培本法 中医治疗肿瘤的四大法则

肿瘤一般来说都分为: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肿瘤是细胞的非正常的增多,影响人体机能。但肿瘤在处在相对稳定的状态时,就不会威胁生命,为“带癌生存”的患者治疗赢得了时间。

一、中医治疗扶正培本法

扶正培本法:扶助正气,培植本源的治疗法则

益气健脾法:这是治疗气虚证的基本方法。常用的药物有黄芪、党参、太子参、白术、茯苓、淮山药、甘草等。当气虚影响到肾气虚时,须用肉苁蓉、巴戟天、菟丝子、枸杞子等填精益髓药物配伍。在大剂量化疗时,尤其是老年人的治疗时,应用益气健脾和胃药,往往可以减少化疗所致的胃肠道反应,减轻化疗对造血功能的损害。

滋阴补血法:适用于阴血虚证。常用药物有熟地、当归、阿胶、白芍、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红枣、花生衣、鸡血藤等。这类药大多具有补血填精的作用,又常与补气健脾药辨证配伍。

养阴生津法: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常用药物有生地、麦冬、北沙参、天冬、玄参、石斛、鳖甲、玉竹、黄精、天花粉、知母。这一类药物具有养阴清肺、养阴增液和滋补肝肾的作用。晚期癌症患者尤其是在放疗和化疗过程中,或治疗后往往出现阴津耗伤,表现为口干舌燥、舌红少津、夜间盗汗等,应用此类药物可以减轻症状。

扶正培本法的药理学基础

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从临床观察和实验室的研究证实,扶正培本药物可以提高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同时对细胞免疫、液体免疫亦有一定的作用。

增强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一些扶正培本方药具有类似内分泌的作用。

减轻放疗和化疗反应:扶正培本治疗对于化疗、放疗恢复期的患者大有裨益。

二、肿瘤治疗的活血化瘀法

2.1活血化瘀法抗肿瘤的中医理论

临床一般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有:当归尾、赤芍、川芎、丹参、桃仁、郁金、生三七、红花、元胡、乳香、没药、甲珠、三棱、莪术、地鳖虫、五灵脂、凌霄花、王不留行、刘寄奴、皂角刺、马鞭稍、水红花、生大黄、石见穿、喜树等。

2.2活血化瘀法的药理学基础

对结缔组织代谢的影响:对增生性病变如肝脾肿大,腹腔内粘连性病变,疤痕疙瘩等采用活血化瘀药后可使病变减轻或消失,说明它对增生性病变有不同程度的软化及吸收作用。据此理可减少放疗的并发症,如放射性肺炎等。

对血凝状态的影响:活血化瘀药物可降低血小板的凝集作用,使动物血管中已经形成的血栓重新溶解。据此原理,应用活血化瘀药物可提高疗效,减少肿瘤转移。

三、肿瘤治疗的软坚散结法

软坚散结法抗肿瘤的中医理论

结者,邪气聚结;坚者,硬而牢固。肿瘤形成后,聚结成块,坚硬如石。

软坚散结法的应用

软坚散结法适用于无名肿毒、不痛不痒、核瘰疬、乳腺包块、喘咳痰鸣、呕吐痰涎、脉滑苔腻、舌质晦暗等症。在使用化痰软坚药物时,必须根据患者不同的病因不同的症状和兼证以及个体差异等不同情况,合理地选择应用。

四、肿瘤治疗是以毒攻毒

4.1以毒攻毒法的药理学基础

主要表现为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同时有的毒性中药具有增加免疫功能,刺激肾上腺皮质系统功能。

4.2以毒攻毒的应用

用本法时,应注意“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以毒攻毒法应该与药物的毒副反应相区别,例如,通常量的无毒药物,有时用极大量也能变成了有毒的了。继之使用小毒或无毒药物以扶正祛邪,逐步消灭残余之癌细胞。

在对待人类尚未攻克的癌症这种疾病时,中西医结合,并注重发挥民间治疗癌症的经验,是一种最合理、最适合国情、最受老百姓欢迎的选择。中医药治疗肿瘤,临床上有五大法则,而且行之有效,对各种肿瘤疾病的治疗都有普遍的指导作用。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肿瘤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