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化名)是一个18岁半的阳光男孩,而他已经被牛奶过敏困扰了整整18年。自从半岁左右开始添加少量奶粉后,他就开始出现各种过敏反应:皮肤风团、红斑、面部、眼睑和口唇水肿、喉头水肿、呼吸困难;皮肤碰到少量牛奶后也会在接触局部出现皮肤过敏。不仅牛奶,羊奶同样也可诱发症状。他曾发生过两次严重的过敏性休克,第一次发作休克发生在他10岁左右,当时他在餐馆进食,出现了全身荨麻疹、颜面部水肿、腹绞痛、腹泻、呼吸困难、随后发生过敏性休克…
几年后他在外进餐时再次发作,饭后很快出现“过敏进行曲”,全身皮肤瘙痒、风团红斑、面部和双手肿胀、口咽部水肿、呼吸困难、心慌、窒息感、头晕…
如果我们自己或者身边的人
发生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
食物过敏发生后,三招可帮你自救
01:采取合适的体位很重要
严重过敏反应发生后应该首先做什么?发生严重的过敏反应后该做的第一件事是立刻采取平卧体位,最好能采取头低脚高的“休克体位”。有利于保证人体“司令部”中枢神经系统大脑的供血,以免失去对身体的控制,失去宝贵的自救时机。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过敏的患者出现过敏症状后第一反应是立刻跑去买或者寻找抗组胺药物,结果因为直立体位导致大脑供血进一步减少,头晕加重而无法维持站立导致摔得头破血流。
急性过敏反应发生的时候,患者往往是有前兆反应的,例如,出现手足心发红发痒、颈部红斑等现象,距离出现休克反应会有5-30分钟的时间,可以自己或者让家人打120急救电话。
02:救命要靠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是出现全身过敏反应的首选用药。一旦发生,应该尽快给予肾上腺素注射。当然,过敏发作的严重程度和进食的量是相关的,但是严重如李嘉的过敏患者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轻度过敏的患者,少量进食过敏原,并不会每次都导致严重的发作,所以应该随身常备口服的抗组胺药物和支气管扩张剂。一旦出现皮疹或呼吸困难不缓解,应立即就近急诊处理。
就过敏性休克的治疗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过敏会造成呼吸道阻塞和呼吸困难,同时也会导致全身血管扩张造成休克,这些都是危及心脏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重症,而心脏和大脑对缺血缺氧是非常敏感的,时间长了可能造成不可逆性病变。
03:精准诊断过敏原,预防复发
对于出现过严重的食物过敏患者而言,明确过敏原是急救处理后应该立即准备着手做的事情,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只有检查结果准确可靠,才能正确地采取避免措施,这是预防过敏复发的关键。
在进食前应仔细阅读食品标签,对自己过敏的食物不同的表现形式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另外,也需要对食物之间的交叉反应有认识,例如李嘉对牛奶过敏,对羊奶也会过敏。在外进食时,可能无法控制食材种类,所以发生过严重的过敏反应者,应尽可能避免或减少在外进食。除了“明面”上的食物过敏原,食物过敏患者应警惕“隐性”过敏原暴露和过敏原“污染”。李嘉的两次复发,都是这种“隐性”暴露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