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发生便秘的很危险!!

  胃肠道功能变差是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包括吞咽困难,进食后反流,胃部不适及烧灼感,食后腹胀、腹泻、便秘等。

  糖尿病人66%以上有明显的迷走神经功能异常,导致胃液分泌减少,引起食物排入十二指肠困难,减慢肠蠕动,因而容易便秘。患糖尿病的病人,发生便秘者几乎占一半。

  糖尿病便秘主要发病原因

  肠道菌群结构失调

  肠道是人体健康的晴雨表,人体一旦出现任何毛病,肠道都会受到影响。

  而且,糖尿病患者要每天吃药来维持血糖稳定,这些药物对肠道有一定的损害。

  无论是药物还是疾病本身,都会使得肠道内的有益菌数量大量减少,有害菌数量急剧上升,导致肠道菌群结构失调,最终引发便秘等一些列肠道疾病。

  糖尿病便秘的原因具体有以下两点:

  1、神经病变:糖尿病人易引发神经病变,神经病变主要包括自主神经病变和周围神经病变,周围神经病变会有肠蠕动变慢等症状,从而导致大便在肠道时间过长而排不出去,大便水分逐渐减少,出现便秘。

  2、血糖:血糖控制不良也是引发糖尿病人便秘的主要因素,首先,糖尿病患者或多或少会有便秘症状,而大便在患者体内排不出去会发酵,产生毒素,再次刺激血糖升高,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糖尿病便秘者的日常管理

  1、饮食疗法:多饮水,多食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如芹菜、丝瓜等。适当吃一些瓜果及“产气”食物,如豆腐、笋、萝卜等,都可以促进肠蠕动,利于通便。

  2、按摩:可以揉腹、每日做收腹提肛运动,提高排便能力。腹部按摩(尤其对有关穴位)有助于胃肠道蠕动、消化与排泄。

  腹部按摩应沿大肠走向按顺时针方向,做圆形按摩。按摩可促进大肠蠕动,有机械推动粪便前行的作用。每天上午、晚睡前各按摩一次,每次5~10分钟。

  在解大便时,除按摩腹部外,还可自下而上按摩尾骶、腰椎两旁,有助于完成排便反射过程。

  3、体育锻炼:除一般全身运动(散步、慢跑等)外,便秘者应重点加强腹肌力量的锻炼,如收腹抬腿、仰卧起坐等。平时还可多做下蹲与屈髋压腹动作,以促进肠蠕动。

  卧床患者适当增加活动量,指导床上活动,促进胃肠蠕动。能下床的患者,家属及保姆协助生活料理,督促患者进行每日2~3次室内或病房周围散步等轻微活动。

  4、心理与习惯调整: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心理调节,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每日或隔日1次)。

  5、药物疗法: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选择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逐步使血糖平稳达标,血糖控制得越好,便秘的治疗效果也越好;应用营养神经的药物、改善胃肠动力药物等进行对证治疗。

  6、中医中药:中医里便秘有实秘和虚秘,实秘又分胃肠炽热所致的便秘和肝胃气郁所致的便秘,前者多用促进排泄的药材即可,后者疏肝理气通便即可;对于虚秘来说,气虚者可补中益气通便;血虚者可养血润肠通便;阳虚者可温阳通便。

  7、肠道菌群调节:微生态制剂的使用,便秘病人常常缺乏双歧杆菌,补充后,不仅调节了肠道菌群,而且可以促进肠道平滑肌收缩,有利排便。

  8、日常调节:生活中以茶为饮品除预防和改善治疗炎症外还能调节人体机理平衡,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清肠毒,排场便有效缓解便秘。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