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老年人洗澡千万要注意!不然后果太可怕,快为家里老人收藏

  随着天气转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钟情于泡热水澡。泡热水澡能提高人体免疫力,消除疲劳,缓解压力,有益身心健康。然而,如果洗澡方法不当,不仅不利于健康,甚至还会危及性命。
 
  据日本《日刊现代》杂志10月21日报道,日本每年因洗澡不当导致死亡的人数高达1.4万人,其中约9成为65岁以上的老年人,特别是12月、1月期间,由于温差使血管及心脏负担增大,在洗澡时摔倒从而溺死的情况尤为突出。
 
  正确的洗澡顺序︰
 
  日本东邦大学医疗中心佐仓医院循环科的教授东丸贵信表示,多数人洗澡时,都是先洗头,然后才冲身。专家指出,由于冬季气温低,脱衣后血液会集中于头部和内脏,若立即洗头,可能会让头部血液流动不畅,长期下来,可能会引发脑血管疾病。
 
  正确的洗澡顺序应是先洗脸,然后冲身体,最后才洗头,这能使全身的血管扩张,减少心脏血液循环负荷量。
 
  高血压老人冬天洗澡的六个禁忌:
 
  一忌空腹洗澡
 
  在洗澡过程中身体会消耗很多热量,老年人糖元储存量较青年时少,容易因血糖过低而发生低血糖性休克。
 
  二忌水温过高
 
  当人一下子进入热水中,会反射性引起心跳骤然加快,血压在短时间内升高,但随后很快由于全身皮肤和皮下血管扩张,血压又会逐渐下降甚至降到低于洗澡前的水平,并且大量的血液滞留在外周血管,使得大脑和心脏等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减少。
 
  这种血液分布的改变,可引起血压大幅度升降,对高血压患者或其他心、脑血管病患者来说,都是极其危险的。同时,如果水温在40度以上,因为超过了人体的温度,使热量不易散发,也容易发生虚脱。一般来说,洗澡水温以人体体温相似最好。
 
  三忌浴室和换衣服的地方温差太大
 
  在入浴前和出浴后由于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而入浴后如前面所述,会造成血压降低。如此环境温度的落差,使血压骤然升降,增加高血压病患者发生意外的几率。
 
  四忌在水中久泡
 
  如果在水中久泡,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容易引起大脑暂时性缺血,严重时可晕倒。患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年人,在热水中久泡,有诱发中风的危险。泡澡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洗澡后还应休息半小时左右。
 
  五忌锁门
 
  高血压老人冬天洗澡时,不要锁死浴室的门,洗澡时最好家里有人,一旦出现问题能及时请求帮助。
 
  六忌浴室地板太滑
 
  高血压老人冬天洗澡时,要注意防滑。如果浴室地板比较滑,最好让人搀扶到浴室,以防摔倒引起外伤。
 
  此外,有严重高血压病的老人浴前可以预防性地服药,以防洗澡中出现意外。

  冬季老年人洗澡的5个建议:
 
  1、洗澡前后1杯水
 
  洗澡前半小时喝200—300毫升白开水,以避免或减轻因洗澡时皮肤血管扩张而导致的种种不适,同时补充全身血液容量。洗澡后,应该先休息一会儿来恢复体力,然后饮一杯温开水,以补充洗澡“丢掉”的水分。
 
  2、准备一个小板凳
 
  洗澡时坐着,既节省体力,又能防止因地滑而跌倒。
 
  3、饭后一小时再洗澡
 
  如果饭后立即洗澡,会使皮肤血管扩张,胃肠道中的血液相对减少,从而妨碍了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冬季洗澡3-5天一次即可
 
  老年人皮脂腺分泌减少,滋润能力较差,如果洗澡过勤会使皮肤因缺乏油脂而变得粗糙、干燥、皮屑增多,甚至发生皮肤裂纹或损伤。
 
  5、搓澡不要太用力
 

  拼命搓擦皮肤,会造成表皮细胞损伤,甚至出血,使皮肤这一人体自然屏障损害,细菌或病毒乘虚而入。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