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抗焦虑药,该监护那些问题?

  焦虑障碍是一组患病率较高的疾病,给患者及其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焦虑症状长期得不到控制,将成为许多躯体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和脑血管意外等的重要危险因素。此外,如果在某些严重躯体疾病的基础上出现焦虑障碍,还会加重原有疾病,甚至危及患者生命。

  因此,为了能够早日恢复健康,很多人需要通过药物治疗来控制疾病症状。药物治疗有利也有弊,我们要尽可能的发挥药物的疗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因此,在服用抗焦虑药物期间,应注意监护以下几个问题:

  1.不良反应:①如嗜睡、困倦、抑郁、共济失调、疲乏、眩晕、便秘等。②内脏损害。③成瘾性。

  2.特殊人群用药:如儿童、老年人、妊娠及哺乳期妇女、合并其他躯体疾病者的用药应特别注意,因其处于特殊的生理、病理时期,药物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可能会与正常成年人有所区别,故应特别监护。

  3.慎用、禁用:很多药物都有其使用的条件,应特别注意药物的慎用和禁用问题。如对药物过敏者禁用;坦度螺酮可引起嗜睡、眩晕等症状,对驾车、机械操作、高空作业及有危险性作业者慎用等。

  4.停药: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戒断症状。例如需停用苯二氮卓类药物时,应缓慢减量,并密切观察。

  5.药物相互作用:有些人可能服用不止一种药物,因此,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在所难免。如艾司唑仑与地高辛合用时,可增加地高辛血药浓度而致中毒。故对于服用多种药物的患者应特别注意。

  6.实验室检查:服药期间可能会出现各种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血常规异常、肝功能异常等。故服药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各项实验室指标,发现异常,及时干预。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健客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