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您四碗粥,拒绝动脉硬化、老年斑

  送您四碗粥,拒绝动脉硬化、老年斑

  说起动脉硬化,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大家并不陌生。

  随着年龄的增加,几乎每一个人都在受着它的威胁,它就像血管中的潜伏杀手,我们熟知的冠心病、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慢性肾脏疾病等都与它有关。

  据《杭州日报》报道,老年人群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年龄直接相关,随着年龄的增长,检出率越来越高,2012年杭州老年人动脉硬化的检出率超七成。且有数据显示,这一比例也在逐年增加。

  1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变硬、变脆、变窄

  中国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主任医师陈伟伟说:用一个形象的比喻就是,大家煮粥时会发现,如果粥煮得很稀,“哗”的一下就能倒出来,不挂壁。但如果粥很稠,就会挂壁,干了就更难铲下来。

  血管也一样,当你经常大吃大喝营养过剩时,血就像粥一样变得很稠,出现挂壁现象,导致原本柔软有弹性的血管变窄,血流通过变得困难。

  同时,挂壁的血管开始变脆变硬,血流压力增高时就有可能崩盘,出现管涌,犹如长江决堤一样,引起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进而危及生命。

  2拒绝动脉硬化,远离老年病,从吃饭开始

  其实,想要远离它们,从改变我们的饮食习惯就可以开始。比如每天喝一碗下面的这些粥,可以帮助改变我们过于细化的饮食,远离动脉硬化。

  第一碗:大米玉米粥

  做法:玉米糁、大米各一半。先将玉米糁加清水适量调匀,待大米煮成五六成时加玉米糁同煮至稠即可。

  功效:此粥具有益肺宁心、调中开胃、软化血管等功效。适于动脉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患者。

  第二碗:大蒜粥

  做法:紫皮蒜数枚剥皮,将蒜皮放水沸煮1分钟左右后捞出,再将大米放入煮蒜皮的水中煮成稀粥,然后将蒜放入,同煮为粥即可。

  功效:有软化血管、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预防动脉硬化。

  第三碗:核桃花生玉米粥

  做法:将玉米、核桃粒、花生适量加清水一起同煮,文火熬成粥即可。

  功效:有助于人体脂肪及胆固醇的正常代谢,可以减少胆固醇在血管中的沉积,从而软化动脉血管。

  第四碗:莲藕木耳粥

  做法:莲藕去皮切小块,黑木耳切丝,冬瓜适量,如果煮粥就加米、清水同熬成粥即可;如果做汤,就加清水同煮,最后加少许盐调味即可。

  功效:莲藕有降脂作用,黑木耳可软化血管,冬瓜利尿降压,预防动脉硬化。

相关推荐

脑络通胶囊(白云山)
脑络通胶囊(白云山)
补气活血,通经活络;具有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作用;用于脑血栓、脑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等各种脑血管疾病气虚血瘀证引起的头痛、眩晕、半身不遂、肢体发麻、神疲乏力等症。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度脑梗塞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脉络宁颗粒(康之选)
清热养阴、活血祛瘀。用于I、II期动脉硬化性闭塞症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引起的肢体皮肤发凉、酸胀、麻木、烧灼感、间歇性跛行、静息痛等;急性和亚急性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引起的局部肿胀、疼痛、皮肤温度升高、皮色异常等及恢复期轻中期脑梗赛引起的半身不遂、口舌歪斜、偏身麻木,语言不利等。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
用于以下患者的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事件: ·心肌梗死患者(从几天到小于35天),缺血性卒中患者(从7天到小于6个月)或确诊外周动脉性疾病的患者。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 -非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或非Q波心肌梗死),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置入支架的患者,与阿司匹林合用。 -用于ST段抬高性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与阿司匹林联用,可合并在溶栓治疗中使用。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疗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