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客网 > 疗养频道 > 疗养方法 > 中医疗养

千古伤寒第一方

2016-11-25 16:00 金兰中医学社分享

  千古伤寒第一方,什么时候能用?什么时候不能用?

  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这里首先,就说出来了,桂枝这味药的一个符号,就是治疗气上冲。为啥让你看神农本草经,因为本经上头直接就把这些符号点出来了。这里为什么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知道桂枝的药性,就能一下子明白不少。往后伤寒论里,只要涉及气上冲的,基本都有桂枝。

  再看看前些天本经桂枝的药性怎么说的,辛——主散,治疗: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先自己想想,这条条文,除了能看出桂枝的一个主治符号之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抓病机,掌病势”这六个字。

  这条分三个层次,首先是这条前六个字,这六个字是此条的大背景。之后一层是“其气上冲者,可与……”之后还有一层是剩下的句子。这两个半句是在大背景的前提下说了两种不同的情况。你现在再把这条连贯着读一遍,想想说明了什么?结合着“抓病机,掌病势”,体会下。一个可与之,一个不可与之,为什么?其实就是病机变了,病势变了。本身太阳病,要解表,但是他不但没有解表,反而下了,这是逆着治的,这个就是刚说的此条的大背景。

  之后条文说了两种情况:

  第一种,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给予桂枝汤:气上冲,是人体的一种反应,可以理解成不甘心啊,就是一种抗争,人体的正气不甘心就此成为坏证,还有一定抵抗的力量,这个时候就还可以用桂枝汤,解表,其实太阳表证的一些症状,比如说头痛啊,鼻鸣啊,项强啊等等,从这些症状就可以看出来人体的正气啊,有一种向上越走的趋势,而同时,发热啊,脉浮啊,等也是在说明正气要向外走,为啥,就好像敌人来侵犯,本国的士兵在驱赶外敌一样,是往外驱赶的一个态势,注意,脉,证都有其趋势。这个时候,用的药就好像援军,助守卫军一臂之力啊,如果用下法,就好像不去助守军,反而帮助敌人打自己人了,这就是误治了。敌人攻到城内,就是病邪内陷了。详细来说,如果守卫军誓死捍卫,虽然敌人有援军了(下法),但是还是守住了城池,大的态势还是驱除外敌的,这个时候,我方就可以在城外调集援军,助守军守护城门,打败敌人(也就是条文中说的“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如果敌人加上其援军攻破了城门,好了,这个战斗虽然还在继续,但是战场已经变为城内了,城门失守,就如体表的表证由于误下,变成里证了,这个时候就要在城内把敌人解决,就不能再用桂枝汤。

  再举个例子吧,就好像,你拿一张网,上头放个东西,你本身是要往上举,举过头顶的,结果不小心,天上又掉下来一块石头,砸到放东西的网上头了,之后呢,就看你能拿住拿不住了,如果没有脱手,虽然从举的位置上看,从胸降到了腰部,但是网以及网上的东西还在你手里,就可以继续往上举,如果砸的干脆直接掉了,脱手了,不在手里了,那你还举什么,就没办法往上举过头顶了,这个例子中,前者,后者,有什么变化?情况变了,程度变了,这也就是所谓的病机变了,病的势态变了。前者还能往上举,就是气还有冲劲儿,可以继续举,这个举就是桂枝汤;如果东西都掉了,那情况势态都变了,你还举什么呢,就只能想别的方法了,你仔细体会下,刚举的例子,有什么变化,那个变化,就是病机和病势的变化。

  同时也就是这条要告诉你的东西,“看表里,知进退”。

  最后再说两点:首先,严格说,这条提的是“可与”和“不可与”。“不可与”就不说了,意思就是肯定不能这样用。而“可与”呢?其实包后下,或者汗下同时进行,这就是所谓的先表后里法以及表里双解法。

  你可能又会问了,那为什么不能先里后表呢?因为表邪在体表,他还有进一步前进的余地,里邪已经到头了,只能用下法排出去。这就有个主次缓急之分了。表里都有的情况下,如果先攻下,表证会跟着下陷的,也就是会出现这条所谓的其气不上冲者,这就是下陷了,因此得先把表证除掉了,有里证了再下。

  那你可能又会问了,如果表里都很急咋办?那就表里双解了。往后的一些方剂,比如说桂枝加大黄汤,麻杏石甘汤,葛根芩连汤,以及后世时方里的防风通圣散,柴葛解肌汤等等,都是表里双解之法。这里略提一下。

  此条,可以再从前往后看一遍,连贯着理解下,重点琢磨琢磨“表里,进退,病机,病势”八个字。

 

更多内容欢迎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健客疗养(jk-liaoyang),还有疗养专家在线免费问诊

相关内容

在家也能看病?专业医师24小时在线免费服务

咨询医生

精彩热文

用药疑惑还找百度?用药指导给你专业解答

立即咨询

点击进入健康资讯

新闻肝病肿瘤减肥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