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女叛逆心理从何而来?

  女生打架有多凶猛?近日,广西宾阳县思陇镇初中女生两帮派打架的照片在网络热传,从照片来看,一群背着书包的女生聚集在一起,有一对一“单打独斗”的,也有多对一“群殴”的,多人被扒衣袭胸踢下体,有被打翻在地继续奋力挣扎的,也有撸起袖子准备“参战”的,现场一片混乱。画面中,围观的女生不在少数,更有不少男生站在不远处观望。

  进入青春期的少年,自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渴望自主的安排自己的生活,渴望有属于自己的空间,而爸爸妈妈过多的干预和唠叨总会让自己很厌烦,哪怕是爸妈多一句的叮咛,都是一种啰嗦。我们随着年龄长大,心理也在不断变化。这是什么情景?是青春期的叛逆。

  在朝气蓬勃的青春年代,他们的大脑总是过度乐观。这时候的青少年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主角”,刀枪不入,气运所钟,风险只会发生在其他“愚蠢的人类身上”,哪怕自己喝醉嗑药无保护性行为,也不会有什么意外状况,再说了,“一次而已,不会出事的”。心理学上,这叫“个人神话”。父母眼中,这叫“无脑”。

  青春期的大脑还没完全学会“共情”。所谓“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能力,人类从五岁开始才逐渐习得,一般到三十岁左右才会完全掌握。伦敦大学研究者就曾发现,成年人在行动前,会更多地思考“我的行动会如何影响他人”,同时激活克制冲动的前额叶皮层;而青少年在行动前,大脑里活跃的是负责简单行动的颞上沟,“会不会给别人添麻烦”这种念头压根就没出现在他们脑中。他们难以理解父母的担忧,为了摆脱“控制”,会做出许多毫不体谅的行动。父母眼中,这叫“无情”。

  如此种种,青少年时期的少男、少女皆会叛逆。过去,暴力冲动的情况几乎总是出现在青春期的男生身上,在女生面前是极少的。但是,学姐掌掴学妹、学姐暴力逼迫学妹卖处、女生结帮打群架……面对这样的少女,家长们还能淡定么?暴力、金钱、感情纠葛、嫉妒……这些交织在叛逆期的少女身上带来的是一连串可怕的连锁反应。叛逆少女的暴力为何愈演愈烈?

  受学校教育影响。有些老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有不公正的处理,这样会导致逆反心理的产生。学生在班集体中的位置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有的孩子为了交朋友,或是想在班中取得地位,便试图用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用与常态相反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

  受青春期心理特点影响。女孩进入青春期以后,强烈的成人感和独立意识成为她们重要的心理倾向。她们希望自己能像成年人一样受到尊重,渴望独立,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受家庭教养方式影响。在孩子还小时,家长使用的不正确或不恰当的教育方式。等这些孩子长大以后,对父母的这种教育方式就会产生反感、抵触。另外,父母间不和也是孩子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

  儿童以上,成人未满,身高快速成长,激素剧烈波动,性成熟得足以制造下一代,这样的青少年学会了啥?父母期待青少年先学会像成人一样负责,但青少年首先学会的是要求像成人一样得到平等自由的权力。叛逆虽然是青春期的孩子的正常过渡阶段,但若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这种正常也许会变质。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

相关推荐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乐友)
盐酸帕罗西汀片,适应症为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症,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及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 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状: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 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 治疗社交恐怖症/
盐酸氟西汀胶囊(俞氏)
盐酸氟西汀胶囊(俞氏)
抑郁发作,强迫症,精神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
盐酸氟西汀胶囊(百优解)
抑郁发作、强迫症、神经性贪食症,可作为心理治疗的补充用于减少贪食和导泻行为。
盐酸帕罗西汀片(万生力乐)
盐酸帕罗西汀片(万生力乐)
治疗各种类型的抑郁,包括伴有焦虑的抑郁症反应性抑郁症。常见的抑郁症状:乏力,睡眠障碍,对日常活动缺乏兴趣和愉悦感,食欲减退。治疗强迫性神经症。常见的强迫症:感受反复和持续的可引起明显焦虑的思想、冲动或想象,从而导致重复的行为或心理活动。治疗伴有或不伴有广场恐怖的惊恐障碍。常见的惊恐发作症状:心悸,出汗,气短,胸痛,恶心,麻刺感和濒死感。治疗社交恐怖症社交焦虑症常见的社交焦虑的症状:心悸,出汗,气短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精神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