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正在面对或者是即将面临的生活实际有哪些?知识学习、实践锻炼、自主创新、人格发展、环境适应、择业创业、交友恋爱……这是一个看似轻松,事实上却承担巨大压力的群体。
承担着巨大压力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第二次“断乳期”,在生理和心理层面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一旦处理欠妥,就会引起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值得庆幸的是,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各种方式成功化解自己的低落情绪,迅速呈现出积极的精神面貌,意气蓬勃,斗志昂扬;但是一部分大学生却在负面情绪的泥淖里越陷越深,甚至走向极端。走向极端的大学生会出现怎样的危机?一是自杀。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一名研一的学生从10楼纵身而下;二是有报复心理,甚至出现犯罪行为,“马加爵事件”、“感谢舍友不杀之恩”……便是典型案例。
接连不断的大学生轻生和犯罪事件令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日益突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极其重要。如今,心理健康教育课已经作为一门课程走进大学课堂。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危机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学习、就业、生活压力
他们从大一开始就已经在为自己的前途担忧,为了将来就业的要求,除了完成必修的课程之外,还要忙于参加各种形式的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这些压力使得大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身心疲惫的状态,引发心理疲劳和一系列的心理问题。
进入大学后,环境、角色的变化也容易引起心理不适应。在生活上由父母包办的状况被一切生活要靠自己打理的生活方式所代替,这种依赖性和独立性的反差和矛盾造成了他们对以往生活方式的迷恋,对新的生活方式感到难已适应。
2、交际恋爱
大学生在进入学校后即处于新的群体之中,不仅要与教师和同学发生各种交往关系,同时也要发生受个体人格特征调节的心理关系。学校中不仅存在班级、年级等正式组织,同时也会形成与学生家庭背景和社会身份、文化差异有关的非正式组织以及相应的生活方式。许多大学生会产生交际困惑。
大学生还处于稚嫩与成熟、冲动与理性的过渡期,而且缺乏经验,他们未能处理好复杂的情感纠葛。因此,男女恋爱问题造成情绪泼动甚至心理危机的例子在大学校园里多不胜数。
3、经济压力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风气日盛,有的学生喜欢相互攀比,表现在同学聚会、拜访老师和衣着消费等各个方面。这些不良风气很容易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另外,教育是一项高投入的工程。有不少学生只能通过助学贷款、做兼职来完成学业。贫富差距可能会让大学生产生心理落差,造成心理负担,从而引发心理危机,也许是自卑堕落,也许是心理扭曲而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健客网专稿,转载请注明健客网)
(责任编辑:小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