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只有1种情况要打破伤风 5种说法错

由于我国目前尚无成人破伤风免疫接种的相关指南,普遍存在预防措施不规范的情况。

破伤风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etanusimmuneglobulin,TIG)的过度使用一方面给有限的医疗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另一方面不合理的TAT使用带来了比破伤风更大的医疗风险。

2018年《中华外科杂志》发布了由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北京大学创伤医学中心组织制定的《中国破伤风免疫预防专家共识》,一起来看看专家共识都说了些什么。

这5种说法都是错误的

1.外伤有创口,常规都应该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错!

2.外伤后必须24小时内注射,超过24小时就没必要注射了。错!

3.只要及时注射TAT或TIG,就不会患破伤风。错!

4.TAT与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toxoid,TT)一样,都有主动免疫、一级预防的作用。错!

5.肛周脓肿、结肠穿孔、体内异物等非外伤性损伤不需要注射。错!

需要破伤风的唯一情况

外伤,在急诊,只有这一种情况需要打破伤风(TAT或TIG):非全程免疫或者免疫史不详,且为不洁或污染伤口。

另外,包括上述这种情况在内,还有三种情况,需要前往预防门诊(卫生防疫站)接种TT:

1.全程免疫,最后一剂加强至今5~10年,且为不洁或污染伤口;

2.全程免疫,最后一剂加强至今超过10年的所有伤口;

3.所有非全程免疫或免疫史不详的伤口。

事实上,在急诊室,绝大多数患者并不清楚自己的免疫史,并且相当比例都是清洁伤口,此时,虽然仅注射破伤风类毒素(TT)即可,无需注射TAT或TIG。

但是,很无奈,国内卫生防疫和医院急诊脱节,给急诊的解释沟通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一起来了解几个基本概念。

破伤风主动免疫

也称为一级预防,指将含有TT成分的疫苗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获得性免疫力。主动免疫,注射TT,通常都在基层预防门诊(卫生防疫站),并不是急诊。以婴儿为例,接种的全程如下表:

百白破疫苗和白破疫苗均含有破伤风类毒素(TT),按照上表完成接种。

破伤风被动免疫

也称为二级预防,主要指将TAT或TIG输入体内,使机体立即获得免疫力,用于破伤风的治疗和短期的应急预防。其特点是输入后立即发生作用;但免疫作用维持时间较短,一般只有2-4天(TAT)或2-3周(TIG,半衰期25天)。

清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少的区域,并且在伤后立即得到处理的简单伤口(如刀片割伤)。

不洁伤口

位于身体细菌定植较多的区域(如腋窝、腹股沟及会阴等),或超过6小时未处理的简单伤口(感染机会增加)。

污染伤口

被黏土或粪便污染,或者已经感染的伤口,包括被污物、有机泥土(沼泽或丛林的土壤)、粪便或唾液污染(如动物或人咬伤)的伤口,含有坏死组织的伤口(如坏死或坏疽)、火器伤、冻伤、烧伤等。

相关推荐

肿痛安胶囊(奥星)
肿痛安胶囊(奥星)
祛风化痰,行瘀散结,消肿定痛。用于风痰瘀阻引起的牙痛、咽喉肿痛、口腔溃疡,及风痰瘀血阻络引起的痹病,症见关节肿胀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用于破伤风的辅助治疗。
盐酸多西环素分散片(多迪)
盐酸多西环素分散片(多迪)
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 (1)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 (2)支原体属感染。 (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牙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 (4)回归热。 (5)布鲁菌病霍乱。 (6)霍乱。 (7兔热病。 (8)鼠疫。 (9)软下疳。 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
依托红霉素片(特一)
依托红霉素片(特一)
1.本品作为青霉素过敏患者治疗下列感染的替代用药: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的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2.军团菌病。3.肺炎支原体肺炎。4.肺炎衣原体肺炎。5.其他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6.沙眼衣原体结膜炎。7.厌氧菌所致口腔感染。8.空肠弯曲菌肠炎。9.百日咳。
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永信)
盐酸多西环素肠溶胶囊(永信)
1.本品作为选用药物之一可用于下列疾病:(1)立克次体病,如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和Q热;(2)支原体属感染;(3)衣原体属感染,包括鹦鹉热、性病淋巴肉芽肿、非特异性尿道炎、输卵管炎、宫颈炎及沙眼;(4)回归热;(5)布鲁菌病;(6)霍乱;(7)兔热病;(8)鼠疫;(9)软下疳。治疗布鲁菌病和鼠疫时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 2.由于目前常见致病菌对四环素类耐药现象严重,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骨科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