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周脓肿是常见多发的肛周病变,是指提肛肌下的肛门旁皮下间隙脓肿,往往发病较急,症状表现为肛门的皮下组织内肿势高突,疼痛剧烈,并有灼热坠不适感,患者常表现不能正常坐着,只能侧坐,痛的时候让人坐卧不安。肛周脓肿应该及早治疗,久拖不治后果严重,甚至有可能发展为肛痿。
肛周脓肿怎么治疗
一、西医
少数肛周脓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及局部理疗等可以消散,但多数需要手术治疗,手术有两种方式。
一、单纯性脓肿的治疗
可在截石位或侧卧下,用局麻或腰麻,在脓肿部位做放射状切口,放出脓液后,伸入食指探查脓腔大小,分开其间隔。必要时将切口边缘皮肤切开少许,以利引流,最后用凡士林纱条放入脓腔做引流。
二、脓腔与肛瘘相通的脓肿
可在切开脓肿后,用探针仔细检查内口,然后切开瘘管,适当切除皮肤和皮下组织,内口周围组织也稍加切除,使引流通畅。如内口较深,瘘管通过肛管括约肌,可采用挂线疗法。以上手术优点是脓肿一期治愈,不再形成肛瘘。但在急性炎症中,找内口有困难时,不应盲目寻找,以免炎症蔓延或形成假道,仅做切开排脓,待形成肛瘘后,再做肛瘘手术。二期手术优点是效果准确,治愈率高。
二、中医
1、中医疗法:
1)实证肛痈:证属湿热内蕴郁毒内生。症见肛门红肿热痛明显,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腻,脉数。
治法:清热解毒利湿。处方:紫花地丁、蒲公英各30克,银花15克,赤芍、半枝莲各12克,野菊花、黄芩各10克。
2)虚证肛痈:证属阴虚内热湿热内生。症见肛门皮色不变,界限不明显,不隆起或轻度隆起,脓液白稀,全身乏力,有虚热,舌质红苔腻,脉细。
治法:养阴清热利湿。处方:当归、黄柏各9克,白芍、熟地、地骨皮、青蒿、沙参、麦冬、天冬各10克。
用法:水煎服分3次服,每日1剂。
肛周脓肿久拖不治有什么后果
1、瘘口、瘘管增加:如果肛周脓肿时间越长,形成肛瘘的时间越长,肛瘘变得严重,肛瘘就可能多次反复发作,脓液可穿破管壁顺括约肌间隙蔓延而成多发性、复杂性肛瘘。
2、感染流脓:肛周脓肿初期局部有红肿、硬结、压痛,要是不及时治疗,大约一周后,有时脓肿自行破溃,多形成肛瘘。肛瘘如果感染发炎,肛门就会有剧烈疼痛,溃破后脓汁刺激局部皮肤,肛门瘙痒剧烈。要是炎症不能控制发生扩散,可引起高烧、呕吐。女性的脓肿可自、前庭或大阴唇穿出,形成后天性直肠外阴瘘。
3、恶变危险:肛瘘的多发性,可形成直肠瘘、直肠膀胱瘘等,危及周围脏器,并且多年未治的老肛瘘有恶变的可能。
4、肛门失禁:任由肛瘘发展,可对括约肌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可能造成肛门失禁等并发症。肛周脓肿有硬结肿块,疼痛,发热等症状。可有全身倦怠不适,食欲不振,睡眠欠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