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10人确诊感染皮肤炭疽 均接触病牛羊

  半月前,辽宁铁岭发生牛炭疽疫情,病死家畜的接触者近日出现感染症状。据辽宁省疾病防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介绍,7月20日开始有患者前往传染病医院就诊,经核查发现有人感染了皮肤炭疽。

  “目前全省确诊病例10例,另有100多名接触者接受了医学观察。”主任说,90%的观察者已平安度过潜伏期,目前已解除观察,还有少量人员在近几天也可解除观察。

  7月21日,辽宁省铁岭市西丰县发生牛炭疽疫情,发病死亡牛5头、骡子1头,捕杀同群牛5头,经实施排查免疫消毒等措施,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主任表示,这10名皮肤炭疽感染者都因直接接触病死牛骡而感染。“有养殖户在处置病死家畜时,皮肤有蚊虫叮咬所致的破口,细菌趁机进入皮肤,形成皮肤炭疽。被感染的10名病例中,有6人都因接触同一头牛被感染。”

  辽宁省疾控中心表示,截至3日,全省已连续8天未出现新增病例,皮肤炭疽的人际传播相对较弱。被感染的10名患者目前在沈阳市传染病院接受治疗,均无生命危险,治疗后情况好转。

  什么是炭疽疫情?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牛炭疽病多为急性型,病畜发烧42℃,呼吸困难,可视黏膜蓝紫色、有出血点,瘤胃鼓气,腹疼,全身战栗,昏迷,1~2天死亡。病程较长时(2~5天),可见颈、胸、腹部皮肤浮肿。

  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动物急性、烈性传染病。各种动物均可感染,其中以草食动物最易感。病死畜的血液、内脏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体,处理不当易污染环境、水源,造成疫病传播。

  另外,像猫、狗、野生动物等,虽然易感性差,但可带菌,从而扩大传播范围。因此,一般情况下,炭疽病呈地方流行,且多为散发。

  炭疽病会传染到人吗?

  自然条件下,炭疽病食草兽最易感,人中等敏感,接触感染是本病流行的主要途径。

  病死牛的血液、内脏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菌体,如果处理不当即可污染环境、水源,造成疫病传播。健康动物经消化道感染,也可经皮肤和呼吸道感染。另外,被污染的骨粉、皮毛也是传染源。人类感染主要发生于与动物及畜产品加工接触较多及误食病畜肉的人员。

  炭疽的预防:

  1.管理传染源

  对可疑病人要隔离,尤其是肺炭疽患者要及时,就地隔离并报告,分泌物,排泄物及病人用过的敷料,剩余的食物,病室内垃圾,均应烧毁,尸体火化,对可疑病畜,死畜必须同样处理,来自疫区或从疫区运出的牲畜均要隔离5天,把住牧畜收购,调运,屠宰和畜产加工各环节的兽医监督关。

  2.切断传播途径

  对污染的皮毛原料应认真地消毒,后再加工,目前最好的有效消毒药有碘,含氯石灰(漂白粉),氯胺,环氧乙烷及过氧乙酸等,废水也要定期消毒,废毛要集中处理,严禁乱扔,病死牲畜及其皮毛污染的场所都应消毒,皮毛畜产加工厂应设在村镇外面,下风向,远离水源,避开人畜集中和频繁来往,屠宰场要有兽医监督。

  3.保护易感者

  从事畜牧业和畜产加工厂的工人及诊治病畜的卫生人员都要熟知本病的预防方法,工作时要有保护工作服,帽,口罩等,严禁吸烟及进食,下班时要清洗,消毒更衣,皮肤受伤后立即用2%碘酊涂擦,密切接触者(尤与肺炭疽)及带菌者可用抗生素预防。

  4.预防接种

  我国使用的是“人用皮上划痕炭疽减毒活疫苗”,接种后2天可产生免疫力,可维持1年,在发生疫情时应进行应急接种,应用A16R株炭疽芽孢菌气雾免疫也是安全有效的,吸入量为1亿个菌/人次,血清阳转率为80%以上,最好的预防措施是在流行区接种动物。

相关推荐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孔医生)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孔医生)
本品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有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引起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1.医院获得性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4.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5.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6.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组织感染 7.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8.复杂性尿路感染 9.急性肾盂肾炎 1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11.吸入性炭疽(暴露后) (详见内包装说明书)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舍悦)
盐酸左氧氟沙星胶囊(舍悦)
盐酸左氧氟沙星口服制剂和注射剂可用于治疗成年人(≥18岁)由下列细菌的敏感菌株所引起的下列轻、中、重度感染。 1、医院获得性肺炎。 2、社区获得性肺炎。 3、急性细菌性鼻窦炎。 4、慢性支气管炎的急性细菌性发作。 5、复杂性皮肤及皮肤结构感染。 6、非复杂性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 7、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 8、复杂性尿路感染。 9、急性肾盂肾炎。 10、非复杂性尿路感染。 1
嘎日迪五味丸(安友)
嘎日迪五味丸(安友)
消“粘”,消肿,燥“协日乌素”。用于瘟热,风湿,“粘“性刺痛,偏、正头痛,白喉,炭疽,坏血病,瘰疬疮疡,疥癣等。
琥乙红霉素片(利君沙)
琥乙红霉素片(利君沙)
1.本品可作为青霉素等β-内酰胺类过敏或耐药患者治疗下列感染时使用: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等所致的急性扁桃体炎、急性咽炎、鼻窦炎;溶血性链球菌所致猩红热、蜂窝织炎;白喉及白喉带菌者;气性坏疽、炭疽、破伤风;放线菌病;梅毒:李斯特菌病等。 2.肺炎支原体肺炎。 3.肺炎衣原体肺炎。 4.衣原体属、支原体属所致泌尿生殖系感染。 5.沙眼衣原体结膜炎。 6.厌氧菌所致的口腔感染。 7.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传染病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