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宋时东京(今开封)开河,掘得石碑,上刻梵书大篆,无人能识,经林真人辨译,方知是治中风方,名“去风丹”。先有诗曰:“天生灵草无根干,不在山间不在岸。始因飞絮逐东风,汛梗青青飘水面。神仙一味去沉疴,采时须在七月半。……。豆淋酒化服三丸,铁镤头上也出汗。”是说紫背浮萍晒干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每次1丸,以豆淋酒化服,能治左瘫右痪,口眼喁斜,偏正头风,大风疠风及打扑折伤诸症,又名“紫萍一粒丹”。
紫背浮萍,性味辛寒,入肺经,其主要功效以《本草求真》所载最为扼要:“古人谓其发汗胜于麻黄,下水捷于通草,一语括尽浮萍治功。故凡风湿内淫,瘫痪不举,在外而见肌肤瘙痒,一身暴热,在内而见水肿不消,小便不利,用此疏肌通窍,俾风从外散,湿从下行。”我体会辛凉辛寒药发汗解表作用,不同辛温辛热药力之迅猛,即使用量过重,亦无大汗伤阳之弊,所谓浮萍“发汗胜于麻黄”、“铁镤头上也出汗”之说,临床观察,不尽如此。
我用浮萍,得心应手者,一为根治瘾疹,一为外用退热。
一、根治瘾疹
瘾疹,又称“?癗”“风疹块”或“瘾疹”,即荨麻疹,是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往往反复发作,经年不愈,无论风寒、风热所致,均剧痒难忍。主药独重紫背浮萍(洗净晒干,忌用火炒)。
疹色鲜红,灼热、喜凉者加紫草(浮萍的1/3量);
疹色白,喜暖、恶风者加蒜油炙乌梢蛇(浮萍的1/3量),同浮萍粉碎极细和匀,蜜水为丸。
成年人每次5~8克,日服2次,连续服1个月,并忌食海腥,多能痊愈不复发。
二、退热
外用退热时,取鲜浮萍适量,均匀铺垫于竹席之下,置病人于席上,大约10多分钟,浮萍即缓缓散发病人热气,如雾如烟,席渐湿润,烦热亦开始稍减,再饮冬瓜汤或绿豆汤,则散热增快体温明显缓降,约1小时后,脉静身凉。此法适用于暑热证。
回忆1948年7月,有莫姓男孩,才满周岁。证见发热、多汗、尿黄,困倦嗜卧,热势持续,逾旬再退,诊脉洪数,右大于左,指纹暗红,舌苔黄腻,面赤形烦,壮热渴饮。我投白虎汤加味未效。更医用冷敷法,热退汗收,但仅安一时,复大热。又求治于我,我思此证属暑温,因冷疗而汗闭邪遏,可以外治透其暑邪,乃嘱将患儿卧于萍垫竹席上,饮以冬瓜汤,以观动静。约一刻钟许,浮萍散发其热气,儿身仍熵热不润,令撤换鲜萍,裸卧片刻,身渐祭浆有汗,能静睡不躁,并徐徐退热。
新安医家程杏轩,治小儿暑风惊证,在内服煎剂的同时,辅以外治法,将槌细黄土摊于凉地,上铺荷叶,再加蒲席垫卧,可使热除惊定,谓凉土吸热.荷叶清暑。我师其法而变其意,取浮萍轻浮散热,虽涉东施效颦之嫌,亦可收殊途同归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