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释义】其貌不扬的臭椿,居然可以止血止泻,原来椿皮也是一味良药。

  椿皮,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干燥根皮或干皮。性寒,味苦、涩。归大肠、肝、胃经。具有清热燥湿,收敛止带,止泻,止血之功效。常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用法用量:6-9g。

  禁忌:脾胃虚寒者慎用。

  炮制方法

  麸炒椿皮:取椿皮丝(段),照麸炒法炒至微黄色。本品形如椿皮丝(段),表面黄色或褐色,微有香气。

  相关论述

  1《本草通玄》:“椿皮,专以固摄为用,故泻痢肠风,遗浊崩带者,并主之。然必病久而滑,始为相宜,若新病蚤服,强勉固涩,必变他症而成痼疾矣。凡用刮去粗皮,生用则能通利,酸醋炙即能固涩。”

  2《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注。”

  3《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

  4《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主下血。”

  5《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中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