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教你辩证去火

   无论在中医还是西医的名词术语中,都没有‘上火’的概念”,西医把所谓上火的症状,看作炎症反应;而中医则认为,它们与人体不同脏腑的“火热之邪”有关。

  上火的原因非常复杂。比如眼睛肿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西医认为多与病菌或病毒感染有关,所以治疗上要用抗生素;而口舌生疮则可能与维生素B2缺乏有关,应该补维生素。中医的火则有好坏两种,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室教授张湖德表示,对人有用的叫“少(shao)火”,俗语常说的“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就是这种火,它体现了人体新陈代谢的力量;对人有害的叫“壮火”,也就是病理之火,会消耗人体的能量,使人生病。人们平时说的“上火”多指后者,大概分为七种类型。

  生气容易上肝火

  肝火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上了肝火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压不住火、老想生气。对于这种人,老百姓有一种很形象的说法,叫“肝火旺”。有调查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上火,尤其是老年女性,上火后持续的时间也更长。这和女性心思细腻、敏感,一旦愿望达不到,往往闷闷不乐有关。此外,外感火热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春天,风热之邪容易侵犯肝脏,导致上火;夏天和冬天则分别有暑热和寒邪侵犯。

  上火的症状非常多,怎么判断哪种症状属于什么火呢?张国玺给出了一个简单的方法:一般来说,目赤肿痛是肝火。具体来讲,肝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由情绪引起的,一般偏虚火,主要症状是:舌苔少而红、头晕耳鸣,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实火的表现则是: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总想喝水。

  要想泻火,就要先根据症状,判断自己是上了哪种肝火。实火的上火时间比较长,要泻火,先得清肝,可以用决明子、麦冬泡水,或者去药店买点龙胆泻肝汤。虚火的上火时间比较短,可以吃甲鱼,边滋阴边降火。

  夏天容易上胃火

  胃火属于脏腑之火中唯一的腑火,主要由三个原因导致:一是肝火犯胃。由情绪引起的火,容易造成肝胃不和,所以很多人一生气就胃疼。二是热邪犯胃。热得过度称为“邪”,这种上火在夏天,尤其是桑拿天更容易犯。三是吃得过于辛辣、湿热。像羊肉、狗肉等大鱼大肉吃多了就会产生湿热。

  对胃火的判断,主要是牙龈肿痛。此外,有了胃火,人反而吃得更多。《黄帝内经》里有句话:“热能消谷”,也就是说有胃火,人会老觉得饿。胃脘疼也是上胃火的一个重要症状,而且不能用手按,越按越疼。胃火中的实火让人舌苔黄,有口臭,口干、想喝冷水,牙龈肿痛,大便干燥,尿黄;虚火舌苔比较少,也是口干,却不想多喝水,脉细而无力。去实火可以吃点黄连、栀子、木瓜;去虚火则可以吃点生地和知母。尤其要注意的是,越瘦的人,越容易上胃火。中医里讲,“瘦人多火”,所以人越瘦,平时越要少吃辣的,避开胃火。

  补多了容易上心火

  中医讲究喜怒伤心,“范进中举”就是个典型的“喜伤心”的例子,反之,忧愁思虑、激烈的情绪刺激,也可能引发心火。此外,天气炎热和过食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容易上心火。还有人鹿茸、人参等温热的补品吃得过多,都会导致心火。

  判断心火的标志是口舌生疮。实火的突出表现是面色发红,老是觉得身上发热。另外,人还容易心烦,失眠,口渴,口舌溃烂,舌尖发红,舌苔发黄。平时可以吃点芦根和带芯的莲子,清心泻火。由阴虚导致的心火旺,症状则有所不同,主要是心悸、感觉心跳得很不舒服,平时会有盗汗,颧骨发红,舌红少津。最好用金银花泡点水喝。

  咳声大一般是肺火

  中医把肺火也叫肺热,淋雨或受风寒最容易上这种火。体质越好、阳气越盛的人,感染风寒后,越容易淤结在体内,导致上火。

  咽喉肿痛,一般是肺火

  上了肺火后,一个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咳嗽,而且声音洪亮。实火的人往往气喘,呼吸声很粗,吐的痰又稠又黄;虚火的人痰比较少,但痰中可能带血丝,而且声音嘶哑,有盗汗,人也会越来越瘦。症状不同,治疗的方法也不同。上实火可以多吃点苦瓜,或者用薄荷、菊花泡水喝,这些食物都能起到清热宣肺、止咳平喘的作用;上虚火则可用百合、梨、冰糖炖水,用来滋阴、润肺、降火。

  所有肾火都是虚火

  肾火一般都是由肾阴虚引起的,所以没有实火,全部为虚火。主要表现是眩晕耳鸣,失眠健忘,脱发,腰酸疼,咽干口燥,男性容易遗精,女性火大了则有可能导致闭经。要想降肾火,最好先滋阴补肾,平常可以吃点甲鱼、牡蛎,或者用太子参进补,也可以用“六味地黄丸”。

  中医教你如何灭火气

  一、爱吃麻辣——胃肠积热

  油腻、辛辣刺激的饮食,会给肠胃增加负担,过量进食又会造成消化不良,食物积聚在消化道内,难免导致胃肠积热(实火)。

  用药指导:如果主要症状为腹胀,可选用新清宁片(大黄制剂),还可以选用具有消积、导滞、除胀作用的健胃消食片和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是目前常用的助消化药,症状不重的情况下可以选用该药。保和丸适用于食积停滞、脘腹胀痛、食欲不佳者,药效较强。但服药过程中要少吃生冷油腻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免影响药效。如果口臭、便秘症状较重,可以选用导赤丸和六味能消丸。导赤丸具有清热泻火,利尿通便的作用;六味能消丸是藏药中的名方,具有理风和胃的作用,但服用过程中也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医生提醒:其实胃火分虚实两种。一般常见为实火,表现为多食善饥、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食疗可选石膏粉30克,粳米、绿豆各适量,先用水煎煮石膏,然后过滤去渣,取其清液,再加入粳米、绿豆煮粥食之。也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阴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二、口鼻咽舌生疮——肺胃火盛

  夏季高温炙烤,出汗较多,体内水分丢失严重,容易出现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等症状,医生诊断为肺胃火盛。

  用药指导:这类患者可选用新清宁片,该药的主要成分是熟大黄,具有泻火通便、导热下行的作用,对于上火引起的牙痛、咽痛有较好疗效。还可选用防风通圣丸,该药有解表通里,清热解毒的作用,是治疗外感风邪、头痛咽干、疮疡初起等病的传统药物。而且,这种药既可以清外热,又可以解内寒,非常适合上火和着凉兼有的患者。也可选择牛黄清胃丸和牛黄清火丸,这两种药对于实热引起的口舌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疗效都不错。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人常把这两种药和牛黄上清丸混淆,牛黄上清丸适用于肝胃火旺导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与前两种药有所不同,不可乱用。

  肺胃火盛

  医生提醒:有些肺火患者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失眠怎么调理)、舌红,此为虚火。可选食疗法,取猪肝1副,菊花30克(用纱布包好),共煮至肝熟,吃肝喝汤。口干舌燥、声音嘶哑偏重者,可用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喝,或用沙参、麦冬泡茶喝。

  三、心烦易怒——肝火旺盛

  中医有“七情化火”之说,意思是忧郁、愤怒、思虑过度都会使身体机能失去平衡状态而生“火气”。肝火旺盛主要由生活不规律、心情积郁导致。中医有“肝主目”的说法,因此肝火旺盛常常表现为一些眼部症状。

  用药指导:对于肝火上炎的人来说,龙胆泻肝丸是最好的选择,该药能清肝胆,利湿热,用于肝胆湿热、头晕目眩、耳鸣耳聋、湿热带下等证。还可取蔓荆子20克、青葙子20克、栀子15克,水煎服,可以清肝泻火、凉血明目。适用于肝热上炎之眼底出血、目赤肿痛、涩胀羞明。此外,芎菊上清丸具有清热解表、散风止痛的作用,对缓解肝火上炎引起的头痛、耳鸣症状效果很好。如果是女性肝火旺盛,出现乳房胀痛、口苦等症状,还可选用具有舒肝解郁、清泻肝火作用的丹枝逍遥丸。

  医生提醒:有些肝火患者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选用食疗法:川贝母10克捣碎成末,梨2只,削皮切块,加冰糖适量,清水适量炖服。

  心烦意乱、烦躁多梦、爱吃辣、心烦意乱等都是身体该健康养生的特征,上面的四种方法效果很好。

  四、烦躁多梦——心火

  许多更年期妇女,易受情绪刺激,烦躁不安,久久不能入睡。这主要是由于心肾阴阳失调而导致心火亢盛,从而出现失眠多梦、胸中烦热、心悸怔忡、面赤口苦、口舌生疮、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小便短赤疼痛,舌尖红,脉数。

  用药指导:用药时可选枣仁安神丸、二至丸等滋阴降火外,平时了解一些夏季饮食养生小常识,在饮食上应多食酸枣、红枣、百合或者干净的动物胎盘等补养心肾之品。取川黄连、牡丹皮各6克,生地黄、当归、山萸肉、远志各9克,金樱子、山药、炒枣仁各5克。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适用于肾阴不足、心火偏旺所致失眠者。

  医生提醒:心火也分虚实两种,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舌尖红,可常喝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可用牛黄清胃丸降火。也可选食疗法:莲子30克,栀子15克,加冰糖适量,水煎,吃莲子喝汤。

  上火了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调理,可以吃一些灭火的食材,当然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辩证治疗,这样才能彻底去火。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中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