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活动范围扩大,活动能力增强,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

幼儿活动范围扩大,活动能力增强,什么都喜欢往嘴里放,一方面会引起误吸,另一方面就会导致误服各种药物、毒物等而发生意外,或是由于家长粗心大意或忙碌中拿错了药使幼儿误服。误服后,在孩子神志清醒且愿意配合的情况下,立即用手指刺激咽部,使药物被呕吐出来。若孩子已神志不清或不愿配合,则立刻到医院,不要忘记带上药物外包装或说明书,并大致估算服药量,以便医生对孩子的病情有准确的估计并有针对地治疗。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误服了强酸、强碱(盐酸、氢氧化钠等),不可催吐。另外,如果孩子误喝的是碘酒,应立即给孩子喝米汤、面糊等面粉类流食,以防止人体对碘的吸收;若误喝的是癣药水、止痒药水、驱蚊药水,就要让小孩尽量地多喝浓茶水,因茶叶中含有鞣酸,具有一定的沉淀及解毒作用。因此有幼儿的家庭,还要把一些清洗剂、汽油、碘酒、来苏儿或大人吃的药片和药水都放在安全、幼儿不能拿到的地方,以防幼儿误服,造成意外事故的发生。
 
其他意外
 
中暑,煤气中毒,电击伤,交通事故,溺水等也都是幼儿期比较常见的意外事故。无论是在家中还是外出,家长都应仔细观察宝宝所处的环境,尽量减少和避免危险因素,如电插头、煤气阀,外出时应有大人陪同等,以保证宝宝的安全。一旦发生意外,应根据孩子的反应和伤情,决定及早就医,以免贻误治疗时机。
 
幼儿的早期教育
 
0-3岁婴幼儿的早期教育起源于欧美国家,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发展很快。国内外的婴幼儿发育研究机构的多年研究表明,0-3岁是人的一生发展最重要的时期。一个人的学习能力的50%是在生命的头4年中发展起来的,另外的30%是在8岁之前发展起来的。刚出生的婴儿脑发育比15岁的孩子快1000倍。很多思想、习惯和智力是在3岁之前打下基础的,中国的古语"三岁看老"
 
就是这个意思。鉴于此,国际上对婴幼儿早期教育日益重视,强调每个儿童都应该有一个尽可能好的人生开端,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执行主任卡罗·尔贝拉米说:"0-3岁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任何负责任的政府都应该把早期儿童教育放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并在法律、政策、项目和资源配置等方面给予重视。"
 
幼儿的早期教育不只是智力教育,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的教育,主要指行为习惯、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方面的教育。长期的教育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在人成长的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