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性教育,从家庭开始

  今年4月时,台湾女作家林奕含自杀。这个年仅26岁的女孩,在她的小说出版2个月后,选择了自缢。

  在她的小说《房思琪的初恋乐园》里,描述了一个叫房思琪的女孩,13岁时,被住在同栋楼里的语文老师以爱为名性侵,最终崩溃发疯。而现实中,她也因类似经历,最终结束自己生命。她的故事,引发了对于性侵犯的广泛讨论。

  这并非个案。八月,南京、重庆相继爆出两起性侵案,两个女孩,她们被抱坐在″熟人″的大腿上,隐私部位被长时间触碰,却没有反抗,甚至没有表情。这还是因为在公共场合被拍到,得到关注和处理,更多的性侵隐匿在看不见的地方。

  你可能觉得,自己会看护好孩子,性侵犯离你很远。但其实,儿童性侵并不罕见。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6年期间,全国法院审结的猥亵儿童犯罪案件达10782件。也就是说,在这4年当中,平均每年就有2695件猥亵儿童犯罪发生,每天有超过7个孩子遭到性侵犯,70%为熟人作案。

  除了呼吁法律对儿童的保护,作为父母的我们,为了避免性侵还可以做些什么?

  答案是:提前做好常态化的性教育。性教育,并不单单只是为了防止被性侵,更多是为了让孩子理解和接受自己的身体,认识自己,保护自己,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这些都是未来Ta与人交往、恋爱和婚姻生活的基础。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中写到:

  刚刚在饭桌上,思琪用面包涂奶油的口气对妈妈说:″我们的家教好像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性教育。″

  妈妈诧异地看着她,回答:″什么性教育?性教育是给那些需要性的人。所谓教育不就是这样吗?″

  思琪一时间明白了。在这个故事中父母将永远缺席,他们旷课了,却自以为是还没开学。

  我们的父母,大多也是这样,羞于谈性。我们这一代,虽然开始意识到这个问题,但在真正面对时,发现还是开不了口。暗暗地想,现在孩子还小,这些知识可以等到小学初中再由学校普及。

  但你要知道:性教育永远不嫌早,无论孩子处于什么年龄,都适合。而且最好的性教育,并不在课堂,不在于说教,而在于生活场景中,在与父母的互动里。

  如果只是告诉孩子背心盖住的地方不可以让别人摸,但在孩子扭捏着不愿意亲吻某个亲戚时,反复催促、甚至逼着孩子就范,或是要孩子去接受陌生亲友的拥抱。这是两套性态度和观念,会让孩子更加疑惑。

  那么,如何在日常小事里与孩子谈论性?怎么开口跟孩子谈性?爱贝睿请来了胡敏婷Mag老师,她是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师从资深性教育讲师Glenn.s.quint,她也是″爱·成长″综合性教育课堂的创始人。

  她和她的伙伴们创建了″性知家长″——一个的致力于性知识普及的公益网站(www.srcpcn.org),网站资料大部分来源于美国性教育权威机构,包括美国规模最大的性健康服务非营利机构PlannedParenthood、点击率最高的的青少年性健康网站Scarleteen、及其他相关书籍、网站资源,由资深性教育专家编辑、本土化撰写。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