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有孩子,我们通常会感到幸福,这不但是一直以来的文化传承,也与人类进化有关。尽管这个幸福的神话让人类繁衍不息,但它也制造了人生中的危机时刻。当为人父母不像我们设想的那样幸福时,我们就会感到痛苦不堪、灰心气馁,甚至羞愧万分。
从有了宝宝的一天起,当听到有人说有了孩子之后幸福感明显下降时,没有一位父母会对此感到吃惊。令人吃惊的是,当孩子长大离家后,婚姻满意度开始大幅度提升。
显然,如果养育孩子经常让你脾气暴躁、怒气冲天、疲惫厌倦或者担惊受怕,那么你绝对不是特例。你不是唯一一个有了孩子之后,世界就此缩小了的人。你必须和恋爱时的冒险活动、夫妻间随性的亲昵行为以及突然降临的机会说拜拜。你也不是唯一一个婚姻因此受到某种程度损害的人。就像一位新手爸爸话糙理不糙的总结:“孩子是快乐的巨大源泉,但也把其他所有快乐都变成了狗屎。”但是,如果私底下问人们:他们最大的人生遗憾是什么时,很少有人会说,他们因为成了父母而深感遗憾。
为人父母要承受几十年的煎熬,但我们可以采取行动让糟糕的时刻好受一些或者更积极一些。
1
小事:幸福的最大麻烦
一个有违直觉的策略是:将为人父母过程中的大问题与小问题区分开来,分别列出两个清单。
最近,有人跟我谈到他们家令人苦恼的事情。他们的小儿子有轻微的亚斯伯格综合征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有些科目他能学得非常好,但另外一些就非常困难。他有一位很亲密的朋友,但与其他同龄人几乎不交往。这对父母几乎每天都担心小儿子的情况。有时候他们会火冒三丈,为如何处理新出现的问题而争吵。他们的另一个较大的儿子在心理上能够很好的适应社会,但总是和朋友一起玩,不愿做功课,所以,晚上他们经常会因为作业的问题而大吵大闹。他们说:“这不算太糟糕,毕竟还有很多美好的,甚至是棒极了的日子。”
显然,这家人的大问题是小儿子的心智健康问题,而小问题是大儿子的作业问题。
在小问题清单上,还有日常会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麻烦、压力和痛苦。比如上星期,妈妈约其他孩子和小儿子玩,结果被其他孩子的妈妈以牵强的理由回绝了。妈妈因此确信,其他孩子的家长不喜欢自己的孩子和她的小儿子交往。紧接着他们家的烘干机坏了,最后,他们的大儿子找不到手机了……
在这家人的大问题-小问题清单中,哪个会更令人痛苦、更令人觉得不幸?尽管大多数人相信,大问题会带来更大、更持久的伤痛,但研究显示:这只是一种误解。与此相反,与孩子相关的日常烦恼和开心事,比重大生活事件更能影响我们的幸福感。除非了解个中原因,否则这个有违直觉的观点很难让人理解。
由于严重的问题能够促使我们努力应对,并对情境进行积极的评价,还能获得他人有力的情感支持,因而反而是小问题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让我们久久为之困扰。因此,我们还没有调动足够的资源来应对生活中,特别人为人父母过程中的日常烦恼。
想一想与孩子有关的小问题清单,其中也许有孩子玩电脑而生气,因为地板上到处都是衣服而咆哮,早上为孩子说耳朵疼而担忧,或者为你和老公要一起去办一件事,由谁来照看孩子而操心。为这些看似不重要的小问题而花费精力非常重要,无论是去寻求帮助、与家人商量、以更积极的方式来重构这个事件,还是花时间去放松、充电或冥想。
如果能够把注意力放在养育孩子的“小问题”上,我们很快就会从这些小烦恼中恢复过来,变得更快乐、更有活力。
2
写下来:为人父母的平衡之道
做父母要不断保持各种平衡,包括与伴侣之间的平衡、教养孩子与工作之间的平衡。平衡各种家庭责任与工作职责的压力非常大,而且令人精疲力竭。因为不同角色的要求在争夺你有限的注意力、时间、精力,一个方面出现问题往往还会蔓延到其他方面。例如:经过了一天紧张的工作,爸爸回到家想一个人待着,妈妈也没有精力与孩子共读亲子时光。反过来,孩子的问题也会干扰工作、导致疲劳,无法集中精神。另外,始终记挂着家里和工作中要做的事情,无论在家里还是在工作总都尽量控制情绪,这很耗费我们的心力,导致身心的超负荷运转。
在压力变成无望和抑郁之前,采取策略以寻找适当的平衡、接受或者充分利用当前的境况,就显得非常重要的。最有效的策略之一就是:通过书写来寻找为人父母的情感意义。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心理学教授杰米·佩尼贝克发现,把我们对困难与折磨最深入的感受写下来,能够改善我们的身心健康。他称词为情感暴露或者表达性书写。时至今日,杰米和其他科学家已经完成了100多个研究以支持这一发现。他们所采用的方法很简单:找一个空白的笔记本,然后开始写,至少连续写3-5天,时间越长越好。要写出在做父母的过程中,你对最困难、最令人苦恼的经历最深切的想法与感受。
他们做了这样的实验:把被试分为两组,一组写的是中性的、没有感情色彩的内容。另一组经常把自己的痛苦写出来。经过多次比较,结果一致显示:表达性书写者对生活的满意度更高,感觉更幸福,也较少抑郁。而且,之后几个月的追踪研究显示:表达性书写者较少去看医生,他们的身体免疫力更强,在学业或工作方面有更加的表现。
总之,表达性书写显然有益于清晰、身体和认知等各个方面,可以缓解为人父母的压力及家庭创伤的痛苦,使我们较好地平衡来自父母、孩子及职业的需求和责任。把为人父母的经历写成日记,是一种最有价值的策略,有助于我们抑制痛苦或者相互冲突的想法和情感。
但是,请注意,这种方式有效的真正原因不是“发泄”,而是书写和文字本身。把担忧和困扰写下来,有助于我们理解并适应它,让我们能顺利地克服它。将强烈的情感和想法转化成清晰的叙述,能够改变我们认识和思考痛苦的方式,以及将他们视为人生必经历程的方式。
有一次,有个朋友告诉我,将痛苦和不安写下来,能减少并压缩这些痛苦和不安,这样我们就能更快速、更有效地把它们封存起来,并进行弱化。
3
找到大目标:走出纠结焦虑的视角
只要有了孩子,无论是襁褓中的婴儿还是十几岁的少年,都意味着家里一片混乱,随时需要我们付出时间、精力和物力来收拾烂摊子。有些人认为目前的生活状态会一直继续,会变得痛苦、失望或者冷漠抑郁。这些想法折磨着他们。在这种情况下,从全局的角度来思考会对我们有所帮助。
我们为什么要孩子?为人父母的体验如何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或有所改善?我们希望为社会、为后代贡献什么?这种广阔的视角会促使我们提出一些宏大的问题,例如:我们的生活目标是什么?我们正为此付出什么努力?
我们也可以从更个人化的角度来思考,即在生活的不同阶段,我们要优先关注的事情是什么?现在,也许你需要做的事与孩子一起早早地起床;十年后,你需要做的是帮他提高成绩;二十年后,你需要做的就是给他打电话,给他情感上的支持。人年龄越大越受益于与儿女之间的积极关系。父母在5岁、10岁或15岁时要更注重自己的行为,因为这几个时间节点的行为会对未来十几年的亲子关系产生重要的影响,处理好,亲子关系会持久而亲密。
相信我,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在心理上需要孩子。当你70多岁时,孩子会赋予你延续性、意义感、依恋以及重要的目标感。要为今天的辛苦赢得回报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要经过漫长的等待,但它的回报非常宝贵。
4
休息:为生活而留白
在养育儿女的忙乱岁月中,我们很难有机会退而思考优先事项和自己发展的可能性。不幸的是如果没有时间思考,就看不到日常琐事之外其他的选择。一种可能的做法就是,暂时休息一下。
如果你感到筋疲力竭、缺少快乐甚至感到抑郁,觉得成为优秀的家长遥不可及,那么请抛开琐碎的事物抽出时间休息一下,恢复活力,看清什么才是生活中的大问题。你可以请家人来帮忙照看孩子、可以让孩子参加野营活动或者去他们最好的朋友家过夜。可能的选择有很多,我们也许不会像预期那样思念自己的孩子,也许会非常想念,也许你对为人父母、对工作和家庭的优先级态度,也会因此彻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