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后,实在忍不住要抱。那嫩嫩的小皮肤,暖暖的小肉肉,拥在怀中,让你觉得为宝宝受再多的苦都值。
有的家长说,经常抱宝宝,会让宝宝觉得有安全感,有利于宝宝性格发展。事实上,这样做更多的意义在于满足家长满满的母爱父爱祖辈爱,对宝宝的心理发育是不利的。
自打脐带剪断,宝宝就启动了逐渐和妈妈拉开距离、形成独立人格的程序。顺应这个规律,家长们也得学会该放手时就放手,让宝宝一步步摆脱对妈妈的依赖,去探知这个有意思的世界,去形成独立完整的人格。满月前宝宝自主能力比较弱,经常抱是应该的;满月后,宝宝的自主能力开始发展,家长就该一步步地把世界开放给宝宝。如果满月后还经常抱宝宝,或者宝宝一闹就去抱,会使得宝宝该依赖时要依赖,不该依赖还要依赖,黏家长没个完。牛皮糖型宝宝独立人格发育滞后,也会成为家长甜蜜的负担。
也许你会说,我愿意和宝宝多腻几年,我不怕累,宝宝晚成熟我也忍。可是,如果你知道过于频繁抱宝宝,会让宝宝的运动能力受限,连趴都趴都没个正经样儿,你还会这么想吗?正常情况下,4个月大的宝宝应该学会正确趴了。知道什么是正确的趴吧?就是上身和下肢都接触床或者地面。是酱婶儿的:
然而有些4个月大的宝宝还不会正确地趴,他们趴的姿势很别扭,上身贴着地面或床面,整条腿是翘起来的,像是太空舱中的宇航员。是酱婶儿的:
为什么差别这么大?苏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将正确趴的宝宝分成一组,翘腿趴的宝宝分成一组,分别检测了宝宝的各种生理指标,并且对各自家庭的养育方式进行了问卷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翘腿趴的宝宝被家长搂抱的时间更长。这些宝宝动作没节奏、活动量更少、适应不了环境,连躲避障碍也是磕磕绊绊的。这纯粹就是抱出来的别扭和麻烦嘛。
研究人员向家长通报了研究结论,并且指导家长减少抱宝宝的时间后,很快,宝宝的翘腿趴问题就被搞定了,头抬得更高,胸更挺,腿也不翘了!
本来呢,宝宝是通过与环境的互动来发展动作能力的。在宝宝不能站起来之前,给宝宝充分的时间让宝宝俯卧,他会通过嘴、躯体、胳膊和腿来感受世界,通过眼睛来观察你的动作,用耳朵来听你的指令。他天然自带的运动神经会按照自然规律充分发育,给肌肉指令,形成正确的动作。如果你经常抱宝宝,宝宝感受世界就变成感受你了,该伸展时伸展不了,他的动作自然就抖抖索索的。那种别别扭扭的翘腿趴在所难免。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科特.派克说过,孩子是上帝给我们的礼物,我们要按照上帝的意愿而不是我们自己的意愿来抚养他。对宝宝来说,最符合自然规律的方式才是最好的。尽管经常抱宝宝会让我们觉得人生更充盈,但是为了宝宝的好,请及时把完整的世界还给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