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过了怎么还没动静?

  眼看预产期一天天过去,但宝宝还赖在温暖的子宫里,迟迟没有出来的意思,让人心急不已,担心是不是「过期妊娠」,对小宝宝会不会有什么不好的影响?以下就要帮孕妈咪一一解惑喔!

  怎样才算「过期妊娠」?

  怀孕满37周以上,就算「足月妊娠」,超过预产期(40周)2周,即怀孕42周以上还没有生产,就称为「过期妊娠」。

  发生过期妊娠的原因不明,可能与孕妈咪内分泌功能异常、甲状腺功能低落等生理情况有关,也可能是因为宝宝发育异常、胎头骨盆不对称等关系。也有部分研究显示,生第一胎的孕妇较容易有过期妊娠。若前一胎曾有过期妊娠,第二胎也可能会有同样的情况发生。

  「过期妊娠」的不利影响

  羊水减少

  羊水量从38周之后,就会逐渐减少,过期越久减少越多。羊水减少会使脐带容易受到压迫,造成宝宝缺氧,也容易导致胎儿窘迫,因而必须接受剖腹产。

  胎盘功能退化

  过期妊娠会造成胎盘功能退化,供应宝宝的养分与氧气也会减少,造成宝宝生长迟滞、慢性缺氧等状况。

  胎儿过度成熟症

  过期妊娠有10%的机会造成胎儿过度成熟症,宝宝皮肤皱折会增加、皮下脂肪减少、毛发较多、指甲较长,外观看起来就像个小老人。有这种情况的宝宝,也相对容易在出生前发生胎死腹中并发症,或在出生后因为脱水、贫血、低血糖、肺部感染等问题而有生命危险。

  胎便吸入

  过期妊娠的宝宝,羊水中出现胎便的机率约有15%~20%,也提高宝宝吸入胎便的机会。如果宝宝吸入胎便,可能造成严重缺氧、窒息、并依程度不同,留下发展迟缓,脑性麻痹儿等后遗症,严重的话甚至导致死亡!

  宝宝过大,生产不易

  过期妊娠造成「巨婴症」的机率一般足月怀孕的5倍,宝宝如果超过4000公克,便容易造成产程延长、产道严重撕裂,甚至产后大出血,宝宝也容易在生产过程中,发生锁骨骨折、肩难产、新生儿窒息等问题,相当危险!

  超过预产期了,孕妈咪该怎么办?

  当超过预产期,却仍然感受不到产兆时,妈咪不需要太紧张,可以注意以下两点:

  密切观察胎动

  胎动是妈咪可以观察宝宝健康的主要依据,如果宝宝胎动相较于前一天明显减少、或3个小时内胎动明显低于10次的话,最好要到医院检查。

  增加产检次数

  到了怀孕后期,如果有过期妊娠的情况,最好改成每周2次或每3天就接受产检,以持续与医师掌握宝宝最新的身体状况。

  过了预产期,需要引产吗?

  如果在产检时,医师发现有胎盘功能不良、胎儿窘迫等情况时,就会评估母子状况,决定是否要引产提早终止妊娠。如果子宫颈成熟度佳、宝宝和胎盘功能还不错的话,孕妈咪可能就要再等宝宝一下啰!

  此外,过期妊娠也不代表一定要剖腹产,除非出现必要的情况(例如胎位不正、胎儿过大、前置胎盘等)妈咪仍然可以考虑自然产喔!

  结语

  有时候或许宝宝只是撒娇还不想出来,妈咪们不用太过焦急,只要密切注意宝宝动静,定期与医师确认宝宝健康情况,还是可以和健康的宝宝相见面喔!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