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岁开始培养孩子逆商?

  现在家长都知道,要把孩子培养成为一个“立体人”,而不是只会读书的“机器人”。除了智商,还有情商、逆商需要培养;甚至有的家长在前面这“3Q”基础上,已经开始培养孩子的财商和德商。
 
  如果说财商要等孩子对数字有了具体的概念,甚至有了初步的金钱价值观以后才开始,那么,逆商最迟一岁就可以开始了。
 
  一岁之前不需要培养逆商吗?一般不用,因为一岁之前是孩子安全感形成的最关键时期,主要来自带养人的悉心照顾。而且一岁前的孩子虽然对世界已经开始了一些探索,但是他们的行为大多数是无意识的,还没有很明显的“挫折”概念。
 
  如果一定要在一岁前训练孩子的逆商,那就从延迟满足开始。半岁以后,肚子饿了要喝奶,你大可以一副很忙的样子,一边告诉他一会就来,叫他稍等,一边离得稍远一些(抚养困难型孩子最好不要完全离开他的视线范围)。当然,这样的等待时间要把握好火候,循序渐进;而且全过程都尽量要回应他的所有反应,让他保有安全感。
 
  一岁可以开始训练孩子的逆商,因为一岁是儿童成长很重要的转折期,这个节点上他开始直立行走和说话。前者使他行动范围急剧扩大,探索行为也有了更多的主动性;后者使他跟大人的交流更多,也逐步顺畅起来。但是在还没有掌握很熟练的相关技能时,有意识的探索和带目的的沟通都会遇到不少挫折。
 
  比如走路摔倒,甚至受点小伤,是最常见的挫折了。孩子一摔倒,大多数父母的反应都是赶紧抱起来又哄又拍;而这是不利于他的逆商培养的,因为下次摔倒时,他就指望着有人来抱他、哄他;抚养困难型孩子、敏感的孩子和执拗期的孩子,可能需要每次都是同一个人,用完全同样的方式和程序来哄,否则会越闹越大。
 
  到了两岁左右这个“自我意识”敏感期,他的自主性越发强烈:无论会与不会,无论是否真的愿意,什么都要自己来,结果就会遇到越来越多的挫折。
 
  比如他想自己想做一件事却能力不足做不好时,你要去帮他,他却总说“不要,不要!”然后呢,他就反复地尝试和受挫,直到崩溃、大哭。这时候如果你急着替他完成,他反而会不领情,要你恢复原样,如果没法恢复,他就会伤心欲绝。
 
  所以发生这种事情(而且经常都会发生),一定要把握好大人参与和帮助的度。我的建议是以协助或辅导为原则,可以用语言告诉他关键的技巧,或者提供必要的示范,但是千万不要包办!
 
  只要他稍有进步或改善,或者哪怕没有达到他的最终目的,而在他的能力范围或年龄限制来看已经很不错,或者虽然并没有什么成效但他已经够努力了,就应该得到及时的肯定和鼓励,而这样的鼓励能够激励他更勇敢地面对失败,更加坚定地朝着目标努力!逆商就是靠这样的“尝试、受挫、鼓励、坚持”模式下培养出来的。

相关推荐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希刻劳)
希刻劳适用于治疗下列敏感菌株引起的感染: 中耳炎: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葡萄球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β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下呼吸道感染(包括肺炎):山肺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和扁桃体炎):由化脓性链球菌(A组溶血性链球菌)和卡他莫拉氏菌引起。 注:青霉素是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维力泰)
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维力泰)
为减少耐药菌的产生,保证盐酸左氧氟沙星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左氧氟沙星只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证明或高度怀疑由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在选择或修改抗菌药物治疗方案时,应考虑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结果。如果没有这些试验的数据做参考,则应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病原菌敏感性进行经验性治疗。 在治疗前应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以分离并鉴定感染病原菌,确定其对盐酸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在获得以上检验结果之前可以先使用左
替硝唑片(彼迪)
替硝唑片(彼迪)
为了减少抗药性细菌的形成并确保替硝唑和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替硝唑用于治疗或预防已被证实或疑似易感病原体导致的感染。 若有培养和敏感性试验的相关信息,应参考这些信息来选择或修改抗菌治疗方案。若没有这些信息,当地的流行病学和细菌敏感性数据等经验,可能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详见产品说明书。
头孢丙烯分散片(银力舒)
头孢丙烯分散片(银力舒)
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轻、中度感染。 上呼吸道感染 化脓性链球菌性咽炎/扁桃体炎。 注:通常治疗和预防链球菌感染(包括预防风湿热)应选择肌肉注射青霉素。虽然头孢丙烯一般可有效消除鼻咽部的化脓性链球菌,但目前尚无可供借鉴的头孢丙烯预防继发性风湿热的资料。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和卡他莫拉菌(包括产β-内酰胺酶菌株)性中耳炎。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包括产β-内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