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宝踮着脚站立?是脑瘫吗?

  今天有个42天的宝妈在检查时问我问题,什么“尖足”、“肌张力过高”“脑瘫”的专业词汇都冒出来了,我就问了一句话“为什么你搞得比我还专业?”“我上网查的!”额,鉴于每天都有这种育儿看百度的宝妈,本人有必要申明一下:
 
  “尖足”本身是一个体征,当检查怀疑脑瘫的宝宝时会用到这个词,是由于宝宝下肢肌张力增高引起的,表现为扶宝宝腋下引起站立时,脚尖着地,严重者甚至在迈步时左右腿交叉,呈剪刀样步态。但是,实际上,我们的宝宝在生后三个月内有个生理性的“尖足”甚至是“剪刀”样姿势,而这是因为小宝宝下肢屈曲张力相对较高,同时,原始反射中支撑反射和踏步反射尚未消失导致的。

  那么,我们如何区别正常与非正常的“尖足”呢?
 
  首先,三个月内出现的“尖足”或“剪刀样”姿势是生理性的,如果超过三个月则考虑病理性的了,同时,如果感觉宝宝四肢很僵硬,身体经常打挺,手臂或腿很难打开,那我们就要留心了,需要进行专业评估,排除肌紧张力是否过高。
 
  其次,仅“尖足”一项异常并不能妄说我们的孩子是脑瘫!脑瘫的诊断不仅涉及姿势,还有反应、肌张力以及运动发育各个方面表现,且六个月之内是很难诊断出来的。
 
  现实是,由于各种“宝宝多站腿才有力”等错误观念,尤其是爷爷奶奶代养的,往往过早让宝宝扶站扶走,导致习惯性尖足比比皆是。而习惯性尖足往往并不具有上述肌张力高的表现,同时可以在两个月内进行矫正,相反,如果不及时加以纠正,后期不仅会影响宝宝的腿型,还会影响走路姿势,如胫骨弯曲导致“罗圈腿”,走路踮脚或者内八字,甚至因为过早站立而影响脊柱的发育。
 
  最后,我们专业建议宝宝一般在九个月之后开始站立,同时宝宝腿力的发育是通过爬行锻炼的,不是站立,而如果宝宝开始掌膝位爬行了,那么,很快,你就可以欣喜地发现宝宝扶着自己站起来啦!

相关推荐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育儿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