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旦出现感冒咳嗽,很多家长都会问,是不是支气管炎、小儿肺炎呢?到底怎么区分辨别呢?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3种比较常见的疾病。
01咳嗽
咳嗽有可能是上呼吸道引起的,也有可能是下呼吸道引起的。
如果孩子咳嗽相对比较浅,又没有很多痰,往往是咽炎;
如果孩子白天少咳,半夜多咳,往往是鼻炎或者鼻窦炎;
如果孩子咳嗽没有时间规律,咳嗽较深,并有痰,可能是气管炎。
需要明白:孩子咳嗽,是一种正常的生理防御反射,是人体自行清除呼吸道黏液的惟一办法。
咳嗽的目的,可以排痰,可以把呼吸道内过多的分泌物以及吸进的异物和致病菌排出体内,对呼吸系统能起到保护作用。
三招应对咳嗽
第1招:听声音分辨咳嗽类型
如果爸妈听到孩子咳嗽的声音很深,感觉有痰咳不出,或者孩子睡眠中,也能听到喘息或痰鸣声,就要怀疑是下呼吸道感染了,有可能是气管炎、肺炎。
第2招:别急着吃止咳药,应先祛痰
我们要知道,咳嗽是呼吸道黏膜受刺激引起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孩子通过咳嗽能将气管和肺内积聚的痰液和病菌咳出来,这有利于病情的好转。
如果盲目服用止咳药,抑制了这种咳嗽反射,就会造成痰液大量滞留在呼吸道内,这不仅可造成炎症加重,导致咳嗽迁延不愈,而且还可能会使痰液堵塞气管,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现象。
因此,孩子咳嗽时,切莫急着使用镇咳药,应先祛痰为主。
但如果咳嗽剧烈、频繁、呈痉挛性,已经影响到日常休息了,那就需要治疗了。不过,建议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避免用错药耽误或加重病情。
第3招:三分治疗,七分靠养,多喝水,清淡饮食
温馨小提示:孩子有痰咳不出来时,爸爸妈妈也可以在孩子的前胸和后背(左右肺部的位置)由下往上有次序地拍打,尤其要拍打背部和胸部下方痰液易积聚的部位,以促进孩子痰液的排出。
02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是指肺部较大的气道(即支气管)出现感染或发炎。当孩子出现感冒、嗓子疼、流感或鼻窦感染时,引起这些症状的病原体(病毒或细菌等)可能会扩散到支气管。
一旦这些病原体进入支气管,呼吸道就会肿胀发炎,有些地方还可能充塞粘液,严重的会呼吸困难。
虽然细菌感染和香烟、烟雾、灰尘等刺激物也会引起支气管炎,但病毒是导致儿童患支气管炎最常见的原因。
患支气管炎有什么症状?一起来听听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医生副主任陈德晖如何说?
温馨提示:勤洗手、加强营养、睡眠充足、避免接触其他生病的人,平常所有防止生病的做法都有利于预防孩子得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的家庭护理
①制造一个清新的环境。不管孩子有多健康,都要让他远离二手烟。还有厨房油烟、大气污染等。烟雾环境是最大的威胁,会刺激孩子呼吸道,导致分泌过多黏液,以及引起管壁收缩,加重咳嗽症状。
②饮食上要忌口。油炸、辛辣的食物以及海鲜等都不要吃了。因为这些食物会引起喉咙不适,导致咳嗽、喘息等症状加重,不利于恢复。
③合理的湿度和温度。要给孩子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空气湿度最好维持在50%左右,温度在22℃左右。
PS:很多爸妈担心,孩子支气管炎一直没有康复,反反复复拖久了,会“恶化”成小儿肺炎吗?事实是这样吗?
答:支气管炎、肺炎都是下呼吸道感染,只是因解剖部位不同,给出的诊断命名不同而已,没有“恶化”一说。
03小儿肺炎
小儿肺炎是常见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多发在春冬季节。以由细菌和病毒引起的肺炎最为多见。
小儿肺炎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罗音,也有不发热而咳喘重者。
小儿肺炎的判断方法
小儿肺炎的诊断不是单纯的听到咳嗽、有痰就可以判断的。下面的3个方法很实用,家长牢记!
一测:是指测体温。小儿肺炎发热达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用退热药只能暂时退一会儿。
二看:主要看3个方面:
①看精神状态。小儿感冒时,一般精神状态较好;而患肺炎时,则精神状态不佳,常烦躁、哭闹不安,或伴有昏睡,抽风等。
②看饮食。患肺炎时,没有胃口,不吃东西。
③看睡眠。小儿感冒时,睡眠尚正常;但患肺炎后,多睡易醒,爱哭闹,夜里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三听:是指听孩子的胸部。家长可以在孩子安静或睡着时在两侧胸壁仔细倾听。肺炎患儿在吸气末期会听到“咕噜”、“咕噜”般的声音,称之为细小水泡音,这是肺部发炎的重要体征。
温馨提示
肺炎切莫滥用抗生素
很多家长可能一听到“肺炎”就已经手足无措了,医生诊断后又要求输抗生素,家长就更慌乱了。
家长要了解,输液是相当于一个“小手术”的治疗手段。之前发过关于输液的文章:4岁女孩输液后死亡,输液=慢性自杀!这些情况下根本无需输液可点击查看。
如果孩子被确诊为因细菌感染的肺炎,医生要求静脉输抗生素时,家长也要尊重医嘱,配合医生的治疗,切勿盲目拒绝“输液”。
那么,孩子患上肺炎如何护理呢?
推荐一款止咳食疗方:百合蜜
用料:百合60克、蜂蜜30克。
做法:百合洗净晾干,与蜂蜜拌匀,入锅隔水蒸熟。
百合性微寒,味甘,有止咳润肺,清心安神的作用。百合蜜口味清甜,香味宜人,冲泡成饮品是一款非常雅致的食疗饮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