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脑瘫对一个家庭来说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这不仅会影响孩子的身心正常发展,如果不加以及时治疗,还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家长一定要了解并留意宝宝脑瘫的一些症状表现,以便早期确诊及时治疗。那么宝宝脑瘫有着什么样的具体表现和症状呢?
具体表现行为:
1.姿势异常
与肌肉张力异常和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有一定的关系,手指弯曲呈紧握拳状。站立时足尖着地,行走时足跟着地,呈剪刀样步态。
2.反射异常
常表现为觅食、吸吮等原始反射延迟的消失,而拥抱等保护性反射则减弱或者延缓出现。但是痉挛型的宝宝深反射活跃则表现为亢进。
3.运动发育落后,主动运动减少
运动能力不及同龄正常的宝宝,且运动自控能力较差。轻者只是手、脚显得不灵活或笨拙。严重的则不能抬头、翻身、坐、站、走,四肢运动发育落后,自主运动困难,动作僵硬、不协调、不对称,出现异常运动模式和不自主运动等。
4.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迅渐增高,手脚不自主的抽搐,牙关紧闭等。肌张力低下型者,往往是其他类型脑瘫在某一年龄阶段的一种过渡形式。
此外,还常有智力低下,视力、听力、语言、情绪障碍等。
不同时期的症状表现:
1.早期症状:小儿脑瘫的早期症状其实很明显,只要家长细心观察就能发现脑瘫的蛛丝马迹。在新生儿期,患儿表现出对周围一切都没有兴趣,反应性很差,动作明显减少,就连吸吮能力都很差,经常出现呛奶。如果请医生检查,还会发现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一些先天性反射减弱,或根本不出现。
2.婴儿期症状:孩子出现智力运动发育落后等表现,如大腿外展困难、膝部屈曲不易伸直、竖立抱起时双腿伸直内收、两腿交叉呈剪刀状、上肢肘腕关节屈曲及手经常握拳而拇指内收。主动运动少,5个月后仍不能主动伸手抓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或总用一只手去抓取。出现异常反射,即一些原始反射延迟消失,而正常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还可能出现一些病理反射。
3.幼儿期症状:幼儿期的孩子已具备许多行为能力,如有异常很容易被发现。患儿肢体运动障碍,不会走路或走路姿势异常,如脚尖着地、剪刀步态、跛行、不能下蹲等,手的运动不灵活,不能用手取物或者总用一只手去拿东西;出现智力落后、语言发育落后或语言障碍,或有视力异常、听力减退等。出现认知和行为异常,表现为兴奋多动或孤独脆弱等。有的脑瘫患儿出现手足徐动、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及强直、震颤等。
4.中期脑瘫症状:小儿脑瘫主要伴有智力缺陷、行为异常、精神障碍等症状,会表现出动作不协调、运动发育落后等。
温馨提示:以上针对宝宝脑瘫有几个表现做了简单的介绍,这只是几个比较普遍的表现,希望广大家长能够有所了解。祝所有脑瘫宝宝患者早日康复,快乐生活!